1975年,已经82岁高龄的毛主席突然问身边的人:“功德林里,还有国民党战犯吗?”“还有,主席。”工作人员回答说,“还有200多名顽固分子在那里接受改造。”毛主席叹了一口气,说:“关这么久了,再顽固也只剩一把骨头了。他们老了,做不了恶了,都放了吧。”
毛主席一贯的思想都是,不以摧毁这些战犯的肉体为目的,而是要消除他们的反动思想,真正挽救他们的灵魂,这一点再顽固的战犯意识到后,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所有战犯当中,最硬的骨头,相信大家都能想到一个名字---黄维,他向来秉持“不成功便成仁”的准则,对思想改造极其不屑。
思想进步的王耀武等人,早就已经特设出狱,将自己的剩余价值都投放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当中。
可黄维对这些人是看不上的,他经常将这些思想进步者拉出来挖苦讽刺,就连他身边的人,都很“怕”他,因为,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总是说出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解放军战士对他也很头疼,平时上课,人家都认真听讲,有的甚至还记笔记,分享心得感受,再看看他,一连无所谓的态度,不是仰头发呆,就是左顾右盼。
要是让他起来发言,他保管能说出一番震惊众人的话,大家平时都捧着监狱中发的书籍如饥似渴的学习,他上厕所也会捧着,作用便是当厕纸。
甚至大言不惭:“这书也算是物尽其用了”,其实他是不害怕惩罚的,大不了就是一死,他不想受思想“折磨”,并且坚定的认为老蒋是没错的。
看到有书籍文章批判老将是罪人,他就会痛心的说:“这是多大的抹黑呀。”
在法庭上,关于他杀害俘虏的罪名,他也是不认的,淮海战役中犯罪事实,他都推给下属,十分顽固。
但这样难啃的老骨头,我军也照样将他治的服服帖帖的,我军靠的根本不是什么强有力的手段,而是真诚,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
黄维脾气不小,身体毛病也不少,各种炎症,肺结核等等让他痛苦不堪,憔悴不已。
他那时候一心求死,因为固执的他不愿意接受自己的错误,所以看到解放军对他那样上心,到处找医生为他医治,花高价买特效药,他心中简直比要他命还难受。
其实,推翻别人是很容易的,但推翻自己的是最难的,有人宁愿死也不愿承认是自己的错,他当时正是这种心理。
但到底,他还没有去死的勇气,解放军找事的高级医生愣是将他的病治好了。
他这心里,说不出的滋味,那天,他背着手在监狱中踱步,什么都不说,没人知道他怎么想的,只知道,他开始认真听讲,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了,这是件好事。
其实当年,很多战犯刚改造的时候,都有抵抗心理,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很好捉摸,不过是因为一下从风光无限的军队将领跌入谷底,内心接受不了。
他们常说的一句话便是:“落了水的凤凰不如鸡”,但实际上,他们在战犯看手所里的日子还真不难过。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沈醉写了一本“回忆录”,记录的就是很多战犯们在改造期间的生活日常,里面发生的趣事也很多,完全能看出来我党的人文主义关怀。
这些战犯来到监狱后需要进行劳动,很多将领养好日子过惯了,让他除草,他把庄稼苗给你薅秃,解放军也是满面愁容。
我军十几岁的小战士都比他们做得好,可以说,我军曾在战争期间过得日子,比这难得多得多,他们都想象不到。
慢慢的,这些战犯也开始爱上了劳动,自己种菜自己吃,特别有滋味。
1975年,毛主席一句话,所有战犯都迎来了新生,主席说强迫人家改造也不好。
周总理,华国锋包括邓小平都深表认同,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处理这件事,这一股“战犯旋风”引起了国内外巨大的震荡。
没有一个战犯不为共产党,不为毛主席说好话,很多人都在后悔,如果一开始跟对领导人,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信息来源:《新中国特赦在押战争罪犯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