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联社报道,联合国最新报告显示,加沙地带死亡人数已突破5.3万大关,其中三分之一是未成年的儿童。在国际社会一片哗然之际,美国和以色列的最新行动再次将这场人道主义危机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过去48小时内,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强度达到冲突爆发以来的新高峰。据巴勒斯坦卫生部门统计,仅这两天的轰炸就造成至少100名平民丧生,其中包括28名儿童和19名妇女。自去年10月冲突升级以来,这片面积仅365平方公里的狭长地带已有超过5.3万人失去生命,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就有145人遇难。更令人痛心的是,遇难者中未成年人的比例高达33%,平均每天有超过40名儿童在炮火中丧生。



联合国资料图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的最新评估报告用"灭绝性工具"来形容以色列的封锁政策。报告指出,加沙地带目前90%的人口面临严重粮食短缺,近50万人处于联合国定义的"灾难性饥饿"状态。由于燃料和电力供应几乎完全中断,加沙北部医院的儿童营养不良率已飙升至战前水平的15倍。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加沙代表称:"我们正在目睹一场人为制造的饥荒,其速度和规模在现代史上都极为罕见。"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最新声明中坚称,军事行动的唯一目标是"彻底粉碎哈马斯"。他甚至表示,即便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以色列也不会同意停火。以色列政府发言人声称,严格的封锁措施是为了防止援助物资被哈马斯挪用。然而,联合国特别报告员阿尔巴内塞的调查显示,实际上只有不到10%的援助物资能够进入加沙,其余都被以色列以"安全审查"为由长期扣留。加沙最大的希法医院院长在电话采访中透露:"我们连最基本的消毒药品都没有,手术室里每天都有病人因为感染而死亡。"

就在国际社会呼吁立即停火的声音日益高涨之际,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竞选集会上抛出一个极具争议的方案:由美国"接管加沙",将其改造为"自由经济区",并强制当地居民迁往埃及等周边国家。这一言论立即引发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应。埃及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任何强制迁移巴勒斯坦人的计划",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更直接警告这将是"对阿拉伯民族尊严的公然挑衅"。



内塔尼亚胡资料图

哈马斯政治局成员哈亚在半岛电视台的专访中怒斥:"特朗普的言论是对巴勒斯坦领土赤裸裸的掠夺企图,加沙人民将用生命守护自己的家园。"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此次中东之行刻意绕过了以色列,这一举动被政治分析人士普遍解读为对内塔尼亚胡政府的刻意冷落。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戴维·马科夫斯基指出:"这个所谓的'接管计划'不仅完全不切实际,更暴露了某些美国政客将地缘政治博弈凌驾于基本人道主义原则之上的危险倾向。"

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第三次紧急会议上,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提出了三点具有建设性的主张。首先,他强调必须"立即无条件解除对加沙的所有封锁",以色列应当开放凯雷姆沙洛姆等所有过境点,确保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加沙。其次,他呼吁"立即实现停火",指出军事手段永远无法解决冲突,并敦促美国停止在安理会滥用否决权。最后,他重申"两国方案"是解决巴以问题的唯一可行途径,任何单边行动都只会加剧对立情绪。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发言中直言不讳地表示:"加沙已经变成了真正的人间炼狱。"他引用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的初步调查结论指出,以色列的某些政策"可能已经构成战争罪"。然而,大国的政治博弈使得救援行动举步维艰——美国已经连续三次否决安理会停火决议,欧盟内部对是否制裁以色列也存在严重分歧。据外交人士透露,法国和德国主张对以色列实施武器禁运,但遭到奥地利和捷克等国的强烈反对。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资料图

这场危机的本质是以色列的军事野心与基本人道主义原则之间的尖锐对立。一方面,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公开宣称要将加沙"完全置于以色列的控制之下";另一方面,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卡塔尔发表电视讲话,誓言"巴勒斯坦人宁愿战死也不会放弃一寸土地"。美国在这场冲突中扮演的角色尤其矛盾——既向以色列提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又提出完全不切实际的"托管方案",这种自相矛盾的立场只会让局势更加恶化。

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已经非常明确:立即解除封锁是缓解人道主义灾难的第一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在日内瓦的记者会上强调:"每拖延一小时,就意味着更多无辜生命的逝去。"中国和联合国坚持的"两国方案"仍然是唯一具有可行性的政治解决方案,但正如俄罗斯驻联合国大使涅边贾所说:"如果某些大国继续坚持单边主义思维,加沙的悲剧只会不断重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