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亿顶薪刚签下,申京还没在休斯顿球迷心里坐稳位置,转眼间就成了流言中心,火箭队这个夏天的操作预期,真是比球场攻防还要变幻莫测,休赛期刚开局,先是杜兰特、字母哥的传闻铺天盖地,转头自家核心球员就被摆上货架,申京、杰伦格林、小史密斯,名字轮番上热搜,网友直呼“火箭又要重启摆烂工程,但管理层的态度,还真不是在闹着玩,消息说除了阿门汤普森,人人都能谈,尤其申京,甚至成了核心筹码,这不是空穴来风——火箭宁愿把5年1.85亿的申京推上交易桌,也不想放手格林,这操作,不少人看得是一头雾水。
话说回来,申京这赛季确实打出了生涯代表作,常规赛全明星,季后赛更是场均20.9分11.9板5.3助,数据摆在这,怎么看都是个能做基石的“内线小约基奇,但偏偏就是在交易市场上不被看好,这事搁谁身上都心里不平衡,细看火箭和勇士的系列赛,申京面对勇士那套“死亡五小,进攻端确实数据好看,过程却是肉眼可见的吃力,每次对抗都像是在扛着一座山,位置挤出来了,球却总差点火候,场面说不上难看,但距离“内线统治力还是差了点意思,反观格林,虽然季后赛除了G2全程梦游,得分还不如申京,但交易行情就是高,火箭和雄鹿都更想要他,申京成了“高性价比但不受待见的典型,谁能想到,数据和场面都说话的时代,买卖还真就不只看硬件。
问题来了,为什么申京打出巅峰表现,反而成了火箭最想送走的人,这里头可不只是情感纠葛那么简单,先看火箭管理层怎么想,球队想争冠,目标是字母哥这种级别的超巨,管理层摆明了态度:要想升级,必须得有大动作,申京虽好,但罚球、投篮都不够稳,关键时刻缺乏那种一锤定音的冷静劲儿,打勇士虽然硬气,但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始终没有质变,尤其是和兰德尔这种同位置对手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兰德尔面对格林、詹姆斯这种防守怪,照样能场均25分7板7助,命中率、罚球都是逆天水准,关键球表现让人服气,申京则还停留在“有天赋、能吃饼的阶段,遇到极限对抗,容易被针对,球队自然难以把全部赌注押在他身上。
再说交易市场,火箭不是没想过“申京+格林双核,但现实是,联盟现在流行“外线核心带动内线,格林虽然这轮拉胯,但年轻、爆发力强,拉开空间、持球攻坚的潜力更大,市场就是认这个,申京虽然全能,但偏偏这种风格在季后赛高强度下吃亏,尤其遇到勇士这种极限换防,申京的脚步和爆发力就成了短板,再加上如今联盟对内线的要求早就变了,纯靠技术和意识难当大任,外界都说他是“小约基奇,但约基奇自己也是靠着投射和大心脏才成顶流,申京想迈过那道门槛,还得看天赋和心理素质,火箭高层其实是“未雨绸缪,宁愿趁行情还行套现,也不想到了瓶颈再被动止损。
当然,这事火箭球迷不服也正常,毕竟1.85亿签下的全明星中锋,说拆就拆,很难不让人想起哈登时代的“短命三巨头,火箭这些年的阵容轮换,已经够让人心累了,去年刚看到希望,今年又要大换血,难怪网上一片“火箭到底想干嘛的疑问,管理层这套“用人唯流言的操作,确实容易寒了人心,尤其是对于申京这种拼命一整个赛季、季后赛也没掉链子的球员来说,背锅的感觉肯定不好受,但竞技体育就是这么现实,谁能成为争冠拼图,谁又只是过客,没人能提前盖章。
但要说申京就此“被判死刑,也未免太早,毕竟他年纪小,成长空间还大,这轮季后赛虽然没打出“内线核武器的统治力,但也不是全无亮点,关键是他能不能在短板和对抗之间找到自己的平衡点,火箭这波操作看似冷血,其实也是联盟普遍的生存法则,顶薪也好、巅峰也罢,最终还是要看你能不能在“命悬一线的比赛里站出来,申京要想改变现状,只能用下赛季更强硬的表现说话,市场和管理层都是现实的,只有能力和气质都在线,才能从流言中杀出来,成为真正的核心答案。
最后,火箭这轮“清洗流言背后,是球队对争冠路线的再一次大考,也是所有年轻球员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管申京最后去留如何,他这份1.85亿合同和这轮季后赛的高光,都足够让人记住,但能不能成为下一个“约基奇,还得看他自己怎么破局,火箭球迷且看且珍惜,毕竟,新时代的重建,从来就没有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