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多哈世乒赛的混双赛场,直接给球迷上了一课:别以为种子选手就稳,冷门这东西,真是说来就来,这次爆最大冷门的不是谁别的,正是德国家喻户晓的男双奥运亚军组合弗朗西斯卡和奥恰洛夫,结果一轮游,0-3被澳大利亚裴焕/萨琳直接带走,场边的德国教练脸都绿了,网友也集体“点赞回怼,谁说奥运奖牌就能保送世乒赛晋级,真是竞技体育永远的真理——一切得靠当下的状态说话。

看比赛过程,德国组合其实不算彻底摆烂,纸面实力其实甩对手几条街,弗朗西斯卡世界排名第8,奥恰洛夫曾是世界第一,还是世界杯冠军,这配置搁以前就算不是冠军,也是怎么都得进个八强的节奏,但实战里从第一局开场就落后,0-2、2-7、4-9,几乎全程被澳大利亚压着打,节奏完全被对手带着走,第二局虽然德国人一度打出6-0的小高潮,7-1领先眼看要稳了,结果对方直接回了个4-0反超,气势都断了,第三局更离谱,比分胶着到12-12,德国错失两个局点,最后还是被澳大利亚一波带走,说白了,这场球就是细节没把住,关键分的把握完全掉链子,之前的荣誉也就成了“过去式。

说到底,爆冷这事从来不是偶然,德国组合的输球,其实早有隐患,弗朗西斯卡和奥恰洛夫虽然单打能力强,双打配合却没想象中那么默契,尤其是混双这种项目,讲究的就是节奏感和互补性,反观澳大利亚裴焕/萨琳,虽然名气一般,配合却很流畅,打到关键球的时候敢拼敢冲,几乎不手软,反倒是德国这边,关键时刻有点“互相观望,场边的那种不甘和无奈,透着点“我们也没想到会这样的味道,球迷看了也只能感叹一句,老牌强队也有翻车的一天。



再看其他场次,这届世乒赛混双其实冷门不少,除了德国组合被爆掉,印度组合德赛/格尔帕德也被法国的泊雷特/霍查特让二追三逆转,决胜局两次落后5分都能翻回来,气质这块拿捏得死死的,罗马尼亚的斯佐科斯/小约内斯库也栽了,连续三局都是被单局逆转,这种心理崩盘的现场,真是“懂球帝乐见的名场面,谁说冷门只能发生在外围桌,这不主桌也照样能上演大戏,观众席的气氛估计比决赛还炸。

说回中国队这边,头号组合王楚钦/孙颖莎还是一如既往稳,3-0轻松带走梁吉善/王艾米,下一轮对阵卡尔德拉诺/高桥·布鲁娜,按现在的状态看,悬念其实不大,唯一的“变数就是世界杯新科冠军雨果的状态,但以莎头组合的统治力,球迷们多半还是更看好中国这边,反倒是朝鲜的边松景这次感觉有点“不讲武德,首轮4-0横扫露西娅·扎拉拉塔,还打出一波11-0、9-0的攻势,这种碾压级别的数据,真不是一般人能打出来的,顺带一提,边松景下轮对上孙颖莎,媒体已经在预热“硬碰硬的焦点战了,虽然分在孙颖莎半区被普遍看衰,但现在这种状态,真不好说会不会出点小插曲。

混双项目本来就是冷门多发地,亚洲强队和欧洲新贵、外卡黑马的碰撞,场外因素也掺杂不少,这次多哈赛场分主副馆,比赛和住宿的切换拉满了吐槽值,像中国香港的朱成竹就直言“第一天打完一场就要坐班车去15公里外的另一个场馆,韩国队也没闲着,申裕斌、林钟勋、柳韩娜全都身兼三项,训练重点放在混双,“选择性集中的国策能不能顶住多线作战的压力,还是得看后面几轮的实际效果。



说到这里,其实还是得感慨一下现在的世乒赛,强队翻车、黑马爆种已经成了“常态,这既是竞技体育的魅力,也是真正检验球队底蕴和抗压能力的时刻,靠过去的荣誉吃老本不行,得看当下谁能顶住压力,谁能在细节上做到极致,球迷们可能更喜欢看到冠军起伏,但对于选手来说,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都有可能被放大成舆论的“对喷焦点,德国这场失利,很可能会成为他们自我调整的节点,毕竟,奥运亚军的身份,不能成为被冷门击倒的借口。

最后,问题来了,这种爆冷会不会成为今年世乒赛的主旋律,还是只是偶发的“意外之喜,接下来的比赛,谁能稳住阵脚,谁又会继续爆冷“上热搜,无论如何,球迷期待的永远是场上的真实较量,而不是纸面实力的理论推演,竞技场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区,哪怕你是奥运亚军,照样可能一轮游,这才是乒乓球最真实的魅力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