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8日,波兰举行总统选举。
出口民调显示,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半数选票。在13名候选人中,得票排名前两位的执政党“公民联盟”候选人恰斯科夫斯基(支持率为30.8%)与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纳夫罗茨基(支持率为29.1%)将在6月1日进行的第二轮投票中一决胜负。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波兰总统选举首轮初步出口民调结果公布。(图自视觉中国)
波兰总统选举采用全民直选方式进行,总统任期为5年,可连任一次。
根据波兰选举法,首轮投票中得票率超过50%的候选人将直接当选总统;如无人得票过半,排名前两位的候选人将进行第二轮角逐,14天后再进行投票,以简单多数决出胜负。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波兰投票工作人员准备统计总统选举选票。(图自视觉中国)
52岁的恰斯科夫斯基毕业于华沙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聚焦欧盟制度改革,精通英语、西班牙语、俄语和意大利语。
在2020年总统选举中,恰斯科夫斯基曾以2.42个百分点的微弱差距惜败于现任总统杜达。
△“欧洲新闻网”报道截图(题图中为恰斯科夫斯基)
42岁的纳夫罗茨基是反对党“法律与公正党”支持的独立候选人。纳夫罗茨基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工人阶级家庭,作为一名历史学家,他的职业生涯聚焦于挖掘和守护波兰的历史。自2021年起,纳夫罗茨基担任波兰国家记忆研究所所长,致力于研究二战时期的波兰历史。
在竞选活动中,纳夫罗茨基多次强调家庭价值观,称“家庭是波兰社会的基石”。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纳夫罗茨基在总统选举首轮出口民调公布后对支持者发表讲话。(图中视觉中国)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董一凡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指出,没有候选人在首轮投票中直接获胜,表明波兰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撕裂。
· 波兰的政治长期以来都是由中右翼的法律与公正党主导,直至此前的一次议会大选,该党都是波兰第一大党。现在的执政党公民联盟只是通过拉拢各个党派组成了联盟,才让法律与公正党失去了执政地位。因此目前波兰的政治格局是双方力量悬殊不大的局面。
· 在此次总统选举中,公民联盟和法律与公正党的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相差不大,表明在波兰社会中,选民对于中左还是中右、自由还是保守的选择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分化。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8日,波兰华沙的选民参加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图自视觉中国)
董一凡分析指出,未来会有多方面议题影响选民的决定,法律与公正党要想胜出,需要争取更多右翼力量。
· 波兰总统更多是礼仪上的存在,总理掌握实权,但是总统在外交、立法方面仍有一些权力,例如可以否定议会的一些法案,或是将法案提交给所谓的司法委员会。在波兰上次议会选举后,来自法律与公正党的总统杜达和执政党政府之间,就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和立场的分化。
· 这次波兰总统位置花落谁家,直接关系到波兰政府在推行法律政策和外交政策时是否会受到掣肘。这是各方对大选的关注焦点之一。
· 未来第二轮选举中,一些社会性议题、波兰与欧盟的关系以及自由与保守之间的意识形态较量都会左右选民的立场。法律与公正党候选人要想胜出,需要争取更多的右翼力量,吸引这部分选民的选票,一块对抗执政党。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记者丨沃龙 徐明 杨卓英 王洹星
编辑丨王雨芊 杨楠
签审丨闫明 原丁 康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