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重量级是美国拳击的代名词,甚至是唯一符号,因为当你聊起美国和重量级拳击时,往往会立即想到穆罕默德-阿里、迈克-泰森,在过去半个世纪中,阿里、泰森的名字贯穿于整个体育界,他们都来自美国,都是重量级拳手。然而,岁月更迭,当时针慢慢转动到今天,你会发现美国的重量级拳击地位只能用尴尬形容。



2007—2015年,美国在重量级出现了8年的“真空”,在近8年时间里没有出现过一位世界冠军,还好“青铜轰炸机”德昂泰-维尔德扭转了颓局,他于2015年登顶WBC重量级拳王宝座,可惜在大部分专家看来,无论是维尔德还是2007年之前的约翰-鲁伊兹、哈西姆-拉曼、克里斯-伯德、拉蒙-布鲁斯特、冼农-布里格斯,他们只是给美国重量级带来一丝虚假的光芒。



21世纪之前,美国在重量级的统治有目共睹,不过从90年代开始,很多欧洲拳手逐渐崛起,业内称之为“欧洲入侵”,当时以英国人伦诺克斯-刘易斯为代表的一派最为外界津津乐道。由于刘易斯是黑人,他的崛起没有让太多拳迷感到突兀,直至进入2000年,东欧白人横空出世,彻底瓦解了美国在重量级的统治,尤其是克里琴科兄弟,他们在接下来10多年时间里完全垄断了所属级别。



今天,重量级呈现了地域多元化态势,冠军级拳手不仅仅集中于英国、东欧,像新西兰的约瑟夫-帕克、德国的阿吉特-卡巴耶尔、刚果的马丁-巴克莱、中国的“大爆炸”张志磊,都具备问鼎拳王宝座的实力,相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重量级再次呈现了尴尬态势。

拳击推广人拉塞尔-佩尔茨日前指出,根据WBC重量级更新的排名显示,前45名拳手中只有11人来自美国,并且其中2人还是双重国籍,而世界综合排名前15位拳手当中,美国人仅仅只有1个。佩尔茨说:“美国重量级大人物都哪去了?好长时间已经过去了!”



客观而言,美国眼下在重量级还有一些强手,诸如小理查德-托雷斯、贾雷德-安德森、杰梅因-富兰克林、迈克尔-亨特,然而这与他们能否登顶世界冠军,以及能否创造一个时代完全是两回事。总之,美国如今在重量级没有展现出任何像欧洲拳手那样的统治能力。



现在,美国重量级衰退已是不争的事实,《世界拳击新闻》专栏作家菲尔-杰伊直言不讳:“泰森曾经为代表美国的重量级神话,早已一去不复返了,现役美国拳手都没有太好的机会取得突破。”



如今,美国重量级后起之秀中,堪称“小鲁伊兹”的托雷斯被更加看好,可惜在最近几场比赛中,他展现出了一些不足,日后有多大作为很难判定。约书亚-爱德华兹是另一位受到关注的后起之秀,上月刚刚转为职业拳手,可惜业余时期被高度推崇的他,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第一轮角逐中,就输给了身高只有1.85米的意大利拳手迭戈-伦齐,这显然是个糟糕的开头。接下来,美国重量级拳击能否“咸鱼翻生”谁也不清楚,时间会给予最终的答案,就让我们静静等待结果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