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至18日,杭州市西湖区以“北纬30°派对 解锁西湖B面”为主题,在三墩东巢碾米厂举办文旅系列推广。作为第15个“中国旅游日”的重头戏,此次活动创新性地通过艺术、科技、市集、演艺等多元表达方式,展现西湖区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体现其作为“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的硬核实力与文化魅力。


三墩东巢碾米厂作为工业遗址活化利用的典范,承载着西湖区“文旅+”跨界融合的发展理念。开幕式现场集中发布西湖区十大文旅线路、现象级新业态及年度重大文旅活动,勾勒出一幅全域文旅图景。这些文旅产品聚焦全年节气变化及亲子、青年、养宠等多元群体,推出如城市生活家、科技奇遇记等十大主题线路,吸引大量游客参与,体验沉浸式活动。


本次活动精心打造艺术展、疗愈市集、落日夜市等六大沉浸式体验板块,注入“情绪疗愈”概念,引领文旅体验新趋势。日本艺术家小沢刚与中国艺术家管怀宾以影像与装置展开对话,五感摊位、冥想课程、科创展区等设置丰富了现场内容,呈现文化、科技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面对Z世代成为文旅消费主力的新趋势,西湖区创新推出“高校文旅星推官”计划,吸引来自浙江多所高校的学生以新媒体手法打卡西湖“B面”。宣推官招募涵盖高校学子、科技文化行业人士、KOL、导游等多类人群,相关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热度持续攀升。

今年的“中国旅游日”,西湖区以一场跨越地理与心理界限的派对,向世界展示了文旅产业的无限可能。从高校星推官的青春创意到科技与艺术的跨界共生,从百强区的硬实力到情绪疗愈经济的软触达,西湖区正书写着“诗与远方”的当代答案。


五一小长假期间,西湖区接待游客336万人次,酒店入住率同比增长11.45%,新消费与新业态驱动效应显著。文三数字生活街区、《黑神话:悟空》线下体验空间、强脑科技冥想舱等新场景吸引大量游客;《西溪·水浒》演艺、杭州宫宴、蝴蝶剧场新剧目等沉浸式项目更让游客从“看风景”转向“入剧情”。

从早市到夜市,从展览到农贸市场,再到文化阅读空间,西湖区以全天候的文旅消费生态为居民与游客带来真正意义上的“诗与远方”,在传统与创新的交织中展现独特魅力。

作为文旅融合的典范,西湖区以“两镇六街区”的空间布局,不仅有自然奇观与生态漫游,还有市井烟火和艺术先锋,更有数字沉浸与文创IP,构建起时空折叠的文旅图景,让每一面都成为令人驻足的“杭州印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