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发表联合声明后,泽连斯基表态:

我听了中国的话没打莫斯科,破坏红场阅兵。



最近泽连斯基突然抛出个大新闻,说乌克兰本来计划在 5 月 8 号到 10 号对莫斯科动手,结果因为中国的建议取消了。
这时间点选得特别微妙 ——5 月 9 号可是俄罗斯红场阅兵的正日子,每年这时候俄罗斯都跟绷紧的弦似的,防空部队进入一级戒备,莫斯科全城断网封城,连手机信号都掐了,就怕出点啥幺蛾子。
泽连斯基这话说得好像中国一句话就按住了乌克兰的导弹但事实真就如此吗?
先说说这事儿的背景,今年 5 月,中国和巴西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明确支持俄乌直接对话,呼吁尽快开启谈判。
泽连斯基这时候跳出来说 “听了中国的话”,其实是在给自己的停火提议找背书,他心里打的算盘很清楚:俄乌冲突打了三年多,乌克兰的家底快拼光了,西方援助也开始缩水,这时候急需找个台阶下。
而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俄乌之间保持中立,说话有分量,泽连斯基巴不得把中国拉进自己的 “和平阵营”,好给俄罗斯施压。
但这里面有个关键问题:中国真的直接要求乌克兰暂停行动了吗?从公开信息看,中方确实在红场阅兵前后呼吁各方保持克制,但并没有像泽连斯基说的那样 “直接下令”。
根据乌克兰自己的说法,他们是在收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的 “安全信号” 后,才决定收手的。说白了,这更像是一种外交默契 —— 中国不希望局势在敏感时刻升级,乌克兰顺势卖个人情,既能展示自己 “配合国际社会”,又能为后续谈判争取筹码。
俄罗斯这边的反应就有意思了,5 月 9 日红场阅兵当天,普京在演讲中特意提到 “英勇的中国人民”,还罕见地用了 “英勇” 这个词,这在俄罗斯的外交措辞里可不多见。
表面上看,这是在感谢中国在阅兵期间的支持,但实际上是在向乌克兰传递一个信号:中俄关系稳如泰山,别想在中间撬缝。
更绝的是,俄罗斯在阅兵期间把 S-400 防空导弹、“亚尔斯” 洲际弹道导弹这些大杀器全拉出来遛了一遍,甚至首次展示了 “天竺葵 - 2” 攻击型无人机,明摆着告诉乌克兰:想搞事?先问问我的导弹答不答应。
泽连斯基这招 “借中国刷存在感” 其实是把双刃剑,一方面,他确实通过提及中国,让乌克兰的停火提议获得了更多国际关注,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支持。
但另一方面,他也暴露了乌克兰外交的脆弱性 —— 当美国开始缩减援助、欧盟在能源问题上摇摆不定时,泽连斯基只能抓住一切可能的稻草,甚至不惜拿中国当工具人。
更尴尬的是,乌克兰前脚说 “听了中国的话”,后脚就被曝出偷偷从中国进口大量民用无人机改装成武器,这种 “又当又立” 的操作,让中方很是被动。
再往深了看,这事儿折射出俄乌冲突背后的大国博弈,中国和巴西联合声明的核心,是推动俄乌直接对话,而不是支持某一方的停火条件。
俄罗斯坚持 “不设先决条件谈判”,乌克兰则要求 “先停火再谈”,双方的立场就像平行线,根本碰不到一块儿。
泽连斯基把中国拉进来,其实是想把水搅浑,让俄罗斯在国际舆论上更被动。但他可能忘了,中国一贯主张 “不选边站”,这种明目张胆的政治操弄,反而会让中方更加谨慎。
最后再说说土耳其谈判的事儿,泽连斯基本来想借着中国的东风,在土耳其和普京直接谈,但普京根本没搭理他,只派了个代表团应付差事。
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战场上拿不到的,谈判桌上也别想拿到。泽连斯基这才慌了神,临时变卦说 “不出席谈判”,结果被俄方嘲讽为 “小丑和失败者”。
这出闹剧背后,是乌克兰在国际棋局中的无奈 —— 当西方援助不再无条件,当俄罗斯铁了心打持久战,泽连斯基的 “表演” 只会越来越难收场。
总的来说,泽连斯基这波 “向中国邀功” 的操作,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外交秀。他既想利用中国的影响力施压俄罗斯,又想在国内和国际上塑造 “和平追求者” 的形象。
但现实很骨感:俄乌冲突的根源不是靠几句漂亮话就能解决的,中国的调解作用也不是他能随意绑架的。
最终,这场博弈的结局,还得看战场上的真刀真枪,以及大国之间的战略权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