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被发现存在数字化摄影(DR)项目超标准收费行为,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医保部门对该院作出行政处罚的同时,对违规收费责任护士进行责任认定,作出医保支付资格记7分处理,并按规定对其进行谈话提醒——这是日前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医疗保障局通报的该省首个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医保支付资格记分案例。这也是医保支付资格管理实行“驾照式记分”以来,全国较早落地的一个案例。

(5月19日《工人日报》1版)

今年3月起,湖南正式实施相关细则,将“扣分”管理引入医保领域,以梯度式惩戒机制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这一创新举措为医保监管模式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

医保基金作为群众的“救命钱”,其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近年来,欺诈骗保、过度医疗、违规收费等乱象频发,不仅造成基金的巨大浪费,更损害了参保群众的切身利益。传统的监管模式往往聚焦于对定点医药机构的整体处罚,对具体责任人的追责存在力度不足、惩戒滞后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违规成本低,导致同类问题反复出现。而医保“驾照式记分”制度的出现,正是针对这一痛点的精准破局——它将责任细化到个人,通过对违规行为“量化扣分”,让每个与医保基金使用相关的从业者都感受到约束,从源头上强化责任意识。

“驾照式记分”借鉴了交通法规中的“扣分”管理经验。从轻微的“超标准收费”到严重的“虚构医疗服务”,每一项违规行为都对应明确的扣分分值,当累计扣分达到一定阈值,涉事人员将面临谈话提醒、暂停甚至终止医保支付资格等处罚。这种精细化管理既避免了“一刀切”的简单粗暴,又能对不同程度的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例如,被记7分的责任护士不仅需接受谈话教育,其职业行为也将在一定时期内受到严格监管,这种“治病救人”与“以儆效尤”相结合的方式,既维护了制度的严肃性,又给予违规者改正的机会。

从监管层面看,医保“驾照式记分”实现了从“机构监管”到“个人+机构”双轨监管的升级,将责任链条延伸至医疗服务的最末端,形成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网络;从行业生态角度,“驾照式记分”促使医药从业者增强自律意识,倒逼医疗机构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推动形成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行业共识。

医保“驾照式记分”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医保基金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这一制度如同牢牢握住医保安全的“方向盘”,以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为医保基金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