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巴冲突引发关注,但中国民政部也有新动作。在11日,我国民政部公布了第五批藏南增补地名,对藏南地区部分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当时印度忙着和巴基斯坦在边境交火,所以这次印度外交部三天后才做出回应,印度反对中国重新命名所谓“阿鲁纳恰尔邦”,“拒绝接受”中国对藏南的主权要求,还指责这是荒谬且徒劳的。


从2017年开始,中方已经公布了五批藏南地名的标准化名单。这次时机比较巧妙,以往每次中国增补地名,都会在印度和伪阿邦引发舆论沸腾。但这次印度反应缓慢,也没引发讨论,因为印度忙着跟巴基斯坦交火,根本顾不上。因为正值印巴冲突,所以不少人猜测中国是在警告印度。除了时机,动机似乎也不同。2024年3月公布第四批名单,是因为在这之前印度总理莫迪访问藏南,并主持色拉隧道开通。所以这次是主动捅马蜂窝,与之前中印边境缓和,并恢复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的朝圣之旅的调性也不太搭。从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来,关于边境主权之争中国将会更加主动。这是明确的警告,我在这,这笔债我肯定是要讨的。


去年两国展开了激烈的“藏南主权战”,当时我国反对莫迪前往藏南主持色拉隧道开通,随后我国公布第四批名单。遭到印外长苏杰生、伪阿邦首席部长、藏南籍印度部长和阿萨姆邦首席部长激烈批评,印方还威胁“以牙还牙”。而美国也插了一脚,表示“承认伪阿邦是印度领土”。比起军事对峙和冲突,私下的博弈非常激烈。印度在伪阿邦设立影视学院、博物馆等,大搞文化渗透。还加速推进伪阿邦边境公路建设,甚至还想把这里打造成“全球旅游胜地”。

而中国则在藏南地区加速建设“小康村”,2017年就出台了“西藏自治区边境地区小康村建设规划”,虽然印度也学起来了,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远不如中国。中国还在逐步增补藏南地区公开使用地名,这一举措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国家主权宣示、法律体系完善、国际舆论塑造等,一步步巩固对藏南的实际控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法理主权”与“事实主权”的统一,将主权主张转化为国际共识,不如说是一次“考前摸底”,看印度每次破防程度就知道了。中国不会放任印度蚕食藏南,这里迟早是要拿回来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