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中美关系似乎一直都是国际上的一大热门话题,这其中有和平共处也有对立硬刚。
不过,细心的人会发现,中美建交虽然建交了四十多年,同时美国也针对了我们很多年,但其中38年的时间里彼此却相安无事,这是为什么?
对此,美国前总统奥巴马说出了实话,因为中国坚持了韬光养晦。
1、奇怪的现象
在关税战的背景下,所有关心国际事件的人几乎都把目光放在了中美两国的博弈上,其他国际事件在这件事面前就明显变得暗淡了。
毫无疑问,当前中美关系确实属于一种不和谐的境地,美国一方面想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一方面又想遏制中国的发展,真是两头忙。而随着对国际局势的深入了解,不少人也慢慢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众所周知,中美建交和中国改革开放几乎是同一时间段,那时候的中国也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按照现在美国想遏制中国发展的逻辑来说,中美应该不会有太密切的关系才对,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建交呢?
其实,这一方面是因为国际上美苏争霸的原因,一部分则是中国逐渐上升的国际地位影响所致。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开始中美两国是和谐相处的,也是互利共赢的,但最奇怪的就是,这样和谐的场景在持续了38年后就突然被打破了,甚至还有剑拔弩张的感觉,这是为什么呢?
2、求同存异的38年
在历史长河中,中美建交绝对称得上是一个传奇故事,它不仅是在国际形势多变的情况下的产物也饱含了中美两国互利共赢的决心,这一点从基辛格和尼克松先后的秘密访华就能看出来。
之后,中美顺利建交震惊了世界,也为我国提高国际地位,促进国家发展形成了助力,可以说,当时的中美是“天作之合”。
不过千禧年后,尤其是美国在奥巴马政府时期却又将矛头对向中国,实在让人好奇不已。
而在所有人都在寻求原因的时候,却很少有人关注到,这38年其实并不是相安无事,还是有一点摩擦的。
这里的摩擦与相安无事没有一点联系,而更像是求同存异的一场大型试验,而如今的关系破裂至多算是试验失败了。
就比如说在这38年中,在上世纪的末尾,爆发的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不仅使我国无辜的三名记者失去了生命,还一度使得国内外华人对美国的态度急转直下。
其实如今看来,南斯拉夫事件,我国简直就是无妄之灾,但最终这件事并没有闹大,是因为什么呢?
也正是在韬光养晦的政策下,我国理智且善意的引导。
这并不是说我国就选择吃下这个哑巴亏,实在是当时的中国尚且无法进行快速以及正当的反击。
毕竟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外面对着即将进入世贸组织的考核,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不能给这些合作带来不确定性。
对内,我国各方面的事业还尚未发展到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地步,国防力量也相差甚远,实在不是反击的关键时候。
所以,南联盟大使馆的事情便成为了中国人的痛处,就算过去了几十年也依旧有人记得。当然,除了南联盟大使馆的事情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摩擦,96年的台海危机,2016年美国和菲律宾一手炮制所谓的“南海仲裁案”。
再比如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的逐渐崛起而产生的“中国威胁论”,曾经一度影响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外交发展。
3、答案
经历了38年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过去,其实并不全是相安无事,中美之间的关系走向依据的不过是利益罢了,如果利益相同那就相安无事,如果利益相左,那就拔剑相向。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那为什么前38年可以在求同存异也好,利益驱使也好的情况下保持整体的和平,在如今却不行了呢?这个问题,或许美国的前总统奥巴马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不得不承认,奥巴马在任的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中美相安无事的时间里最后的温存,好在他是一个比较专注于发展本国的总统,所以中美之间的关系还算良好。
但自从2017年奥巴马卸任总统之后,他就发现了中国的一个令人震惊的技能,擅长韬光养晦。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有能力之前绝不声张和走漏半点风声,最后惊艳所有人。
最能印证这一答案的就是在这38年间,中国闷头发展经济的壮举。前有改革开放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后有加入WTO,与国际接轨,给经济发展拓展了更大的舞台。
特别是2001年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各种优点就被人发现了。首先就是巨大的人口市场优势,过去人口众多可能不会成为经济的助力,但在接轨国际之后,我国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以及丰富的劳动力吸引了很多外商投资建厂,“世界工厂”的名号就此而来。
到了奥巴马时期,中国已经凭借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与世界多国的经济来往,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除此以外,军事方面的发展也是如此。有了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状况也快速向好,加上我国科研人员人才辈出的现状,国防实力有了很大的增长。
当然,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韬光养晦的还是我国的外交事业。在这38年中,我国从只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国家建交的状况变成了几乎和每个国家都有外交关系,这一切除了是外交人员的努力之外,与我国逐渐发展的经济和国防实力,以及逐渐提高的国际地位分不开。
然而,在美国人的眼中中国的崛起势必会危及美国的霸权地位,所以从2011年奥巴马宣布重返亚太开始到现在特朗普对华大打贸易战,美国对华的态度就是一再打压封锁。
和平、合作、共赢,这三点始终是中国在国际上的座右铭,更无意想要和美国争夺霸主地位,只想要过好自己的日子。
不过对于美国人来说似乎并不这么想,只能说利益还是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底层逻辑。
参考资料:
中美关系史——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