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视频令人真是振聋发聩啊!5月17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论坛上,福耀科技大学校长王树国的一番演讲令人眼前一亮。
他说:做了一辈子教育,有一个问题一直令他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士,还能有今天的DeepSeek吗?如果王兴兴继续读博士了,还能有今天的宇树科技吗?如果汪滔继续读博士了,还能有今天的大疆吗?”
这一发三问给我们带来了醍醐灌顶的提醒呢?首先,它让我们意识到学历与能力并非完全对等。
梁文锋、王兴兴与汪滔,他们没有走传统的读博道路,却创立了DeepSeek、宇树科技与大疆无人机,而且分别在人工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说明了什么?说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时比单纯的学历更为重要。
所以王树国又总结道:他不知道,他没有答案,他唯一得到实践验证的是,那些读博士的没有他们做的好,那么我们教育怎么办?
过去几十年,包括当前,我们的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灌输,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
由此可见,王校长总结的太到位了,他说:“能力不是书本上得来的,真正的能力是在实战状态下磨练出来的,没有一个人的能力是培养出来的。”
王校长甚至质问道:哪个诺贝尔奖是我们教育培养出来的?又有哪个企业家是学校里教出来的?那是血与火的挑战中得到的。
的确如此,仅仅从华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哪个是教出来的?而且,又有哪个企业家是学校里培养出来的呢?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对于教育者而言,我们是不是要改变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应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校也应打破与社会的壁垒,加强与社会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社会需求,使教育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对于学生来说,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和学历的追求,要积极参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尝试和探索新的领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朋友们,不知道你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本文的参考文献:
①第一财经:大学校长发问:如果梁文锋读博士,还有今天的DeepSeek吗?
②抖音视频:王树国三问中国教育:如果梁文锋继续读博士还有DeepSeek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