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讯(全媒体记者/肖星平 通讯员/陈建良) 近日,省住建厅转发国家住建部城市公园绿化可复制经验做法,株洲市微公园建设管理模式及义务植树“三认”(认种、认养、认建)活动作为全省唯一案例,成功入选住建部《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可复制经验清单(第一批)》,获全国推广。



5月16日,在天元区新建的规划150路微公园内,孩子们正在玩耍。 记者/肖星平 摄

此前,株洲市“三微”实事(微亮化、微公园、微服务)已获评2023年中国人居环境奖,“三微”“三美”“三认”典型经验被省政府办公厅《政务要情与交流》刊发。此次再获住建部及省住建厅联合推介,标志着我市城市园林绿化与公众参与机制的创新实践获多层级认可,形成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近年来,我市城管部门系统推进微公园建设,构建全流程创新机制:通过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城市边角地、零星空地实施“见缝插绿”,打造功能复合型休憩空间并融入海绵城市技术,实现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双提升;同步创新共建模式,将义务植树“三认”活动与微公园建设结合,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共建格局;此外,健全长效管护体系,制定养护考评细则,实施“一园一档”挂牌管理,并首创市民“园长制”,通过专业化管养与公众监督保障可持续运营。

截至目前,城区已新建和改造微公园133个,服务覆盖全市50%以上社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24平方米,构建起“小珠串大珠”的城市公园绿地新格局,基本实现“出门是公园、入眼皆美景”“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目标。

2022年以来,我市连续四年举办城区义务植树“三认”活动,累计募集资金477.39万元,发动15.35万余人次参与,新增和改造绿地面积约22.2万平方米,有效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编辑:李毅哲

二审:李卉

三审:高晓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