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黄子韬卫生巾品牌“朵薇”正式上线,短短15分钟卖出19.5万件,这个数字让不少传统品牌都眼红。

发布会上,黄子韬自信满满地说:“你们信任的超市以后都会有我们品牌,并且是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这句话听起来像是宣战,也像是承诺。

一个男明星,突然闯入女性护理市场,还扬言要改变行业格局,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黄子韬做卫生巾,不是心血来潮。

早在去年10月,他就收购了一家工厂,停掉旧生产线,砸了几个亿进去,说要打造“透明工厂”。

今年3·15晚会曝光卫生巾行业乱象后,他更是直接开怼:“那些赚黑心钱的人太恶心了!” 这话听着解气,但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他的产品到底行不行?

价格上,朵薇走的是平价路线。

62片组合装卖49.8元,算下来单片不到0.8元,比苏菲、高洁丝这些大牌便宜一点。

但真正吸引人的不是价格,而是“医护级标准”“菌落总数为0”这些卖点。




黄子韬在直播里反复强调,他的卫生巾比国标多17项检测,连AI都用上了,废品率控制在2%。听起来很高级,可消费者真的在乎这些吗?

从试用反馈来看,有人夸吸收性好、不反渗,也有人吐槽尺寸太小。

黄子韬倒是挺听劝,立马调整了产品规格,240mm、300mm、350mm全都有。

他老婆徐艺洋成了“首席体验官”,一遍遍试用,提建议。

这种亲力亲为的态度,确实比那些只挂个名的明星代言人强。

但问题是,卫生巾不是靠情怀就能卖出去的,复购率才是关键。

黄子韬的野心不止于电商,他说要让朵薇进超市,摆在“重要位置”。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他的合伙人里就有遥望科技的CEO谢如栋和千芝雅董事长吴跃,一个懂直播带货,一个懂供应链。

但业内人还是持怀疑态度,毕竟卫生巾市场早就杀成红海,新品牌想站稳脚跟,光靠明星光环远远不够。

更让人质疑的是,黄子韬的团队全是男性。

三位大老爷们,真能理解女性需求吗?

有从业者直言:“男性想象的需求,和女性真实的需求,往往不一样。”

比如早些年流行的“比基尼卫生巾”,就是个伪需求。




黄子韬的解决办法是拉上老婆徐艺洋当“人肉测试机”,但这能弥补性别视角的缺失吗?

不可否认,黄子韬的入场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卫生巾行业。

3·15曝光后,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跌到谷底,朵薇的“透明工厂”概念确实踩中了痛点。

但“医护级”只是个企业标准,并非国家强制认证,消费者得擦亮眼睛。

而且,卫生巾的技术壁垒并不高,B5、蚕丝纤维这些卖点,别的品牌也能做。

黄子韬真正的优势,可能是他的流量和粉丝基本盘,抖音3672万粉丝,78%是女性,18-40岁占比超90%。

如果这批人愿意持续买单,朵薇还真有可能杀出一条血路。




不过,明星跨界翻车的例子也不少。

罗永浩做电子烟,董明珠造手机,最后都没掀起太大水花。

黄子韬这次赌上几个亿,是会成为行业颠覆者,还是昙花一现?时间会给出答案。

但至少,他让更多人开始思考:卫生巾这个看似普通的日用品,为什么会让女性如此没有安全感?

如果明星的入场能倒逼行业提升标准,那也算是一件好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