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还没亮透,何奶奶就摸黑起了床。灶台上的锅咕嘟咕嘟煮着面条,她往碗里卧了个鸡蛋,面条在汤里打着转。今天是孙女彤彤 9 岁生日,可屋里没蛋糕没蜡烛,连句 “生日快乐” 都没人说。七年前这一天,儿子骑摩托去镇上买蛋糕,说是要给闺女挑个带粉色奶油的。哪承想半道上遭遇车祸,人当场就没了。何奶奶盯着碗里的面条发呆,蒸气扑得她眼眶发烫。自打那以后,孙女彤彤的生日就成了儿子的忌日,每年这天,家里就只有这碗简单的素面,和对彤彤爸爸的思念。图为何奶奶和孙女彤彤。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儿子的离去成了何奶奶心里抹不掉的伤疤。时间来到2018年的这天,彤彤刚满两周岁。儿子从地头回来,裤脚沾着新翻的春泥,进门就抱起坐在小板凳上啃馒头的彤彤,胡茬蹭得孩子咯咯直笑:“我们彤彤过生日,爹给你买个带小兔兔的蛋糕好不好?”何奶奶在厨房剁猪草,听见动静探出头:“天都擦黑了,镇上往返得一个钟头,明早去不行吗?儿子把彤彤放回地上,边戴头盔边笑:“娘你不懂,女娃娃就得宠着,晚一天都不算正日子。”儿子骑着摩托车消失在村口,何奶奶没料到这竟是母子俩最后的道别。图为彤彤看爸爸的照片。
何奶奶在家等着,左等右等,两个小时过去了,还不见儿子回来。她心里越来越忐忑,拿起电话给儿子打,却关机了。又过了一个小时,村里有人来电话,说她儿子出车祸了,让赶紧去医院。何奶奶脑袋“嗡” 的一声,腿都软了,等她跌跌撞撞赶到镇医院,白色床单已经盖住了儿子半个身子,人已经没了。何奶奶抱着儿子的遗体,哭得撕心裂肺,她怎么都没想到,儿子这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处理完后事的第七天,何奶奶把儿媳叫到里屋。何奶奶看着年轻的儿媳,心里发酸。她拉着儿媳的手说:“孩子她妈,彤彤他爸不在了,你还年轻,不能让你这辈子守寡。孩子我给你带着,你别担心,以后有合适的,就改嫁吧。”儿媳哭着摇头:“娘,我舍不得您和彤彤啊。” 何奶奶抹了把泪:“傻孩子,我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日子还长着呢。你放心走,彤彤我肯定带好。”半年后,儿媳终究还是离开了这个家,曾经热热闹闹的家,就剩下何奶奶和还不懂事的彤彤。图为彤彤。
从此,家里的闹钟比公鸡早叫半个时辰。何奶奶天不亮就揣着冷硬的干粮下地,侍弄那五亩薄田。开春育秧时,水冷得刺骨,她弯着腰往水田里插苗,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疼得直不起身,她只能在泥里慢慢往前挪。彤彤三岁那年,一场雹子砸烂了半亩玉米,她蹲在地里捡那些歪歪扭扭的玉米棒子,眼泪吧嗒吧嗒掉在裂开的苞谷上,这可是祖孙俩下半年的口粮。
随着彤彤慢慢长大,她开始问:“奶奶,爸爸长什么样子呀?” 何奶奶就从抽屉的盒子里拿出儿子唯一的一张两寸照片。彤彤接过照片,端详着爸爸。何奶奶鼻子一酸,想起儿子出事前三天曾笑着说,等秋收了带全家去县城照张全家福。彤彤妈改嫁后日子过得也不轻松,每个月都会给点抚养费,虽然只有几百块,但也能帮祖孙俩缓解点压力。偶尔,彤彤妈妈会来看望彤彤,每次来,彤彤都抱着妈妈不松手,何奶奶看着,心里既欣慰又辛酸。
家里的生活一直很辛苦。何奶奶年纪越来越大,最近总犯迷糊,扛着锄头走到地头,突然想不起刚才要干什么。种地也越来越吃力,有时候腰腿疼得直不起来,还要咬着牙干活。彤彤很懂事,看到奶奶累了,就会帮着扫扫地、洗洗碗,有好吃的也总是先让奶奶吃。有一次,何奶奶煮了几个鸡蛋,彤彤非要把最大的那个给奶奶,说:“奶奶干活累,要多吃点。” 何奶奶摸着彤彤的头,心里又暖又疼。
眼看着彤彤越来越大,上学开销渐增,家里那点地的收入根本不够用。何奶奶忧心忡忡:怕自己身体垮了没人照顾彤彤,怕家里穷供不起彤彤上学,怕彤彤受委屈没人撑腰。村里邻居劝她让彤彤去投靠妈妈,可何奶奶清楚,再嫁的彤彤妈婆家穷得叮当响,还有瘫痪的婆婆要照顾,根本顾不上这边。上个月彤彤妈来看孩子,塞给她二百块钱,指尖满是做鞋底磨出的老茧。夜里,何奶奶数着枕头底下的零钱,盘算着彤彤下学期的学费、自己的钙片钱……算来算去,总差那么一截。原创作品,严禁任何形式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