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华北地区响起倒春寒预警,种地人的心又揪起来了。
山东东营那1.
45万亩麦地最近成了话题中心,中铁14局包的这片地可不一般。7500亩旱地水地紧挨着8000亩盐碱地,小麦刚拔节就撞上降温,苗情看着比周边弱几分。
有人说机器种粮虽快,可天气这关还得靠老把式经验,这话在理不?
记得去年村里李叔家盐碱地小麦也遇低温,他提前泼了遍草木灰,苗子硬是挺过来了。现在种地早不是单打独斗,人家搞的“耕种管收销”一条龙,可天气这变量谁也躲不开。单亩补贴600多是按产量算,可盐碱地本就难伺候,补贴能补上天气带来的损失不?
咱农民都知道,“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可低温天追肥咋追才有效?东北种粮户防霜冻常盖地膜,咱华北盐碱地能不能也试试这法子?听说他们和科研单位合作改良土壤,可老辈人看云识天气的本事,依旧是种地的“活闹钟”。
这几天路过麦地,能看见农机在地里转,可驾驶室里的人懂不懂看麦苗打蔫是冻着了?个人觉得,规模化种地更得盯着天气预报,每个地块的脾气都得摸透。
周边散户的麦子看着壮实些,是不是因为他们更会根据天气调管理节奏?盐碱地本就怕涝,要是接下来再下几场冷雨,排水沟得提前挖深两指。
有人担心贷款搞农业靠不靠谱,可土地经营权能抵押,对咱种地人也是条新路子。老把式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眼下最紧要的是给弱苗补遍叶面肥。
村里农技站这两天挤满了人,都在问倒春寒后的补救方子,这时候就得信科学。那8000亩盐碱地要是能挺过这茬低温,往后咱治盐碱地就多了份底气。
种地就像过日子,天气顺时别大意,天气差时别慌神,办法总比困难多。您家的麦子最近咋样?有没有发现叶子蜷曲、叶尖发黄的情况?
现在赶紧去地里扒开土看看根系,发白的话就得赶紧松土提地温。
要是拿不准咋应对,镇上农技员电话24小时开通,千万别拖着等。这场倒春寒是个考验,既要看老经验顶不顶用,也看新法子灵不灵。
不管是大块地还是小地块,盯着天气种地的老理儿,到啥时候都不过时。
记住了,冷天过后别忙着浇水,等气温稳三天再补墒,苗子才不闹毛病。咱种地人不怕天气变,就怕不把天气当回事,提前准备才是硬道理。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地是咱的饭碗,天气是咱的“老伙计”,摸透它的脾气,粮袋子才稳当。
赶紧行动起来,检查麦田、联系农技、备好肥料,别让倒春寒耽误了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