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地区的乡亲们注意!未来三天倒春寒南下,正赶上玉米拔节、小麦孕穗关键期。
这场低温带阴雨,轻则让庄稼苗发黄,重则可能冻坏新叶影响抽穗。村口王大爷看着阴云直叹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可今年春脖子短,倒春寒来这么猛。”其实老一辈早有土办法,比如提前在地里熏烟,能让田间温度升个1-2℃。
但现在得升级法子了,地膜覆盖要赶紧检查,破损处用土压严实,别让冷风钻空子。
小麦田这时候该追点氮肥,增强抗寒力,农技站说尿素每亩撒个10斤正合适。东北那边更得留神,大豆刚出苗,夜里得防霜冻,秸秆覆盖比往年早两天更保险。
南方稻田也别大意,春雨多了要清沟排水,不然烂根比低温还难治。
有乡亲问:“家里存的老种子,抗寒是不是比买的种子强?”这事儿得两说,传统品种耐低温是强项,但产量稳不稳还得看后期管理。
去年河南老张头没及时补肥,冻灾后小麦减产两成,这教训可得记牢。现在关键是分地块看苗情,弱苗要多照顾,壮苗别施肥过量烧了根。村里李大姐前天刚给大棚黄瓜浇水,这时候得赶紧通风降湿,免得低温高湿闹病害。
我个人觉得,把天气预报和种地时间表贴在灶台边,每天瞅两眼心里更有数。都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这三天正是抢农时的节骨眼。
镇上农技员这两天都在村里转,不懂的赶紧拉住问,比自己琢磨强百倍。
家里有烘干设备的农户,得提前检修,万一接下来连阴雨,收的油菜籽怕发霉。留个心眼,今年气象说夏季可能有伏旱,现在田里排水渠挖深点,后期抗旱省力气。
玉米地间苗别着急,等低温过去再动手,小苗抗寒能力弱,多留棵苗多份保障。老把式说的“看云识天气”还是有用,但若赶上手机弹窗预警,别犹豫,该出手时就出手。
现在赶紧把草木灰备起来,撒在菜畦边既能保暖,又能当钾肥,一举两得。
大棚户注意了,夜间大棚要加盖草帘,电动卷帘机提前检查,别等冻坏了才着急。这场倒春寒是场考验,但只要咱按节气管田,按科学防灾,收成差不了。
最后啰嗦一句:明天上午先去麦田看看,叶尖有没有发紫,那是受冻的信号。拿不准的地方,拍个照片发镇农技群,专家在线答疑,别耽误了最佳补救时间。
种地就是和天气较劲,咱提前准备三分,收成就能稳七分,赶紧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