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梅雨季要提前“报到”了,你准备好了吗?



气象消息说,今年入梅时间估摸在6月11日,比往年早一周。

出梅时间大概在7月6日,整个梅雨季持续26天左右。

预计降水量比往年增加两成多,雨水明显偏多。

这样的“早到客”梅雨季,对咱农民来说是喜是忧?“早梅雨,粮仓溢”,老话讲早梅雨可能带来好收成。

可雨水太多也麻烦,农田积水咋办?庄稼会不会受涝?记得2018年梅雨季,多地农田被淹,减产情况不少见。

今年梅雨季雨量更大,得提前做好排水准备才行。建德那边已经官宣入汛,形势还比较严峻呢。

当地预计梅雨量400到450毫米,比常年略多些。而且局部地区会有短时强降水,得防着点突发情况。



出梅后还可能有高温热浪,高温日数比常年明显偏多。

这一前一后,先是多雨再是高温,庄稼受得了不?

对咱普通人来说,梅雨季的潮湿也让人头疼。衣服晾不干,家里到处发霉,细菌还容易滋生。

食物也得注意,稍不留意就变质,吃坏肚子可不好。有人问,梅雨季为啥会提前?到底咋形成的?

其实就是冷暖气流“打架”,北方冷空气没走,南方暖湿气流又来。两者一交汇,就带来持续降雨,形成了这梅雨季。

今年副热带高压有点“霸道”,把暖湿气流推得早了些。导致梅雨季提前上线,雨水还比往年多不少。

现在关键是,农民该咋应对这多雨的梅雨季?提前挖好排水沟,检查农田排水系统,别等积水了才着急。家里也要做好防潮,衣物及时晾晒,用点除湿的东西。



饮食方面更要小心,吃多少做多少,别留太多剩菜剩饭。

不过也别太担心,提前准备总能减少影响。就是不知道,今年这梅雨季会不会出现旱涝急转?建德那边说可能有阶段性干湿交替,得留个心眼。

万一雨水突然停了,高温来了,灌溉水源够不够?

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不能只盯着眼前的雨。

梅雨季对农业影响大,产量会不会受冲击?

数据说话,2023年梅雨季过量雨水,让部分地区减产15%左右。

今年雨量增加,要是排水不好,损失可能更大。



但要是管理得当,说不定能把影响降到最低。这就需要咱农民多关注天气,及时采取措施。政府部门是不是也该做点啥?

比如加强水利设施?帮农民把排水系统弄好,减少农田受灾风险。

对咱老百姓来说,除了防范,保持乐观心态也重要。“风雨之后见彩虹”,熬过湿哒哒的日子就是晴天。

但该做的防护不能少,毕竟身体和收成都是大事。现在就想问问,你家那边往年梅雨季影响大不?

今年打算咋应对这提前来的多雨天气?欢迎在评论区说说,大家一起出出主意。

最后提醒,以上预测仅供参考,具体天气以当地预报为准。关注我们的天气号,每天获取最新气象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希望今年梅雨季,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减少损失。 咱农民靠天吃饭,天气好坏太关键了,得多上心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