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
一则“28岁男子食物中毒去世”的消息
登上热搜
引发关注
5月16日
抖音用户“泗水刘馆长(公益文化)”
发布视频称
山东28岁准新郎马彬
5月15日去世
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遗憾和哀悼
此前,马彬因食物中毒急性肝衰竭
需全身换血
为救他陆续有上百人加入献血
“准新郎”食物中毒去世
据红星新闻,记者联系到一名曾帮助过该名去世男子的志愿者刘先生。
刘先生表示,该名男子姓马,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人,今年28岁,系一名“准新郎”,原定在5月8日结婚。马某此前因食物中毒致肝衰竭入院治疗。遗憾的是,其已经于5月15日晚8时许在医院去世。
记者获取的一份马某病情介绍显示,其于5月8日入院。病情介绍称,患者于2025年4月29日在家中进食大量患鸡瘟及过夜鸡肉后出现发热,伴头痛,自行服用阿莫西林,布洛芬及板蓝根等药物,体温降至正常,患者未在意。
6天前患者出现腹胀,全身倦怠乏力等症状,自行服用益生菌及五石茶,症状无好转,2天前出现意识不清,为求诊治遂就诊于济医附院,诊断为肝衰竭,肝性脑病。5月7日转入ICU给予血浆置换一次,为求进一步诊治到齐鲁医院急诊,以肝性脑病,肝衰竭,急性胰腺炎收入院。
刘先生称,据马某家属和他交流,家属怀疑是聚餐食用的鸡肉可能未彻底煮熟或本身属于瘟鸡状态,也或许是鸡吃了不该吃的东西,导致中毒。
“他可能吃的比别人多一点,然后没有及时就医,导致病情耽误了一些,等他感觉很不舒服再去医院的时候,就成了这个结果了。”
为救他陆续有上百人加入献血
据刘先生介绍,5月12日晚11时左右,马某的亲属向其所在的泗水县红十字泉乡救援队求助,称马某治疗每日需3000多毫升血液,亲友献血已无法满足需求。
随后,泗水县红十字泉乡救援队连夜发布无偿献血公告,动员红十字救援队队员和志愿者,同时招募社会爱心人士进行爱心献血救援。
刘先生在核实完病情后,连夜组建志愿者群,在次日清晨就召集36人赶赴济南献血。经筛查,16人符合条件,共捐献近6000毫升血液。随后两日,社会各界上百名热心人士陆续加入献血的队伍。
志愿者为马某献血。图据泗水县红十字会
刘先生称,马某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其父为刚退休的矿工,母亲系普通务农的农民,前期治疗费用已花费超20万元。得知这种情况,刘先生在13日组织献血回来后,就又组织了捐款。
据泗水县红十字会消息,为了保障后续用血,红十字救援队又招募献血志愿者60余人在爱心献血群待命,并发动爱心志愿者、爱心单位、村民累计通过自愿方式为病人家庭募捐爱心款120余笔,累计6万余元。
刘先生告诉记者,马某已经于昨日下午安葬于老家,后续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会再提供帮扶。
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随着春季气温回升
部分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监测数据显示
每年3月以后
有毒植物、毒蘑菇以及微生物等
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显著上升
家中容易发生哪些
常见食品安全风险?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主要是发生在夏秋季节,表现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会伴有发热,严重的危及到我们的生命。
我们吃的部分凉拌菜、熟肉制品、即时水产品、冷冻饮品,这是高危食品;
家庭自己做的臭豆腐、豆豉、风干牛肉等是高危食品;
家庭自制的发酵玉米面,还有小作坊生产的河粉、凉皮,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等,这些都是相对危险的。
预防这类食源性疾病
只要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
保持清洁
生熟分开
烧熟煮透
安全的温度
安全的水和食材
就不会给这些致病菌可乘之机
需要注意的是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
并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1.出现发热、腹泻加重,比如腹泻的次数增加;
2.出现大便带血或脓、黑色或焦油样便甚至血性大便;
3.出现脱水症状,比如严重口渴、口干、皮肤干燥、皮肤弹性减退、尿量减少甚至无尿,以及头晕、乏力,婴儿出现囟门凹陷、哭闹时无泪;
4.伴有严重的腹痛、频繁呕吐等。
守好健康大门
注意入“口”隐患
来源 | 南方日报、潮新闻、红星新闻、津云新闻
大象新闻、国家疾控局、中国疾控中心、网友评论
编辑 | 邹皓明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叶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