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打了快两年了,局势还是僵持不下,俄罗斯在外交和经济上陷入了困境。普京政府在国际上被孤立,经济制裁让日子不好过。看着俄罗斯现在的处境,我忍不住想起了新中国刚成立时,周恩来总理在外交上的高瞻远瞩。他提出的两大论证——“外交是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和“西方阵营并非铁板一块”——放到今天看,实在是太准了,太有远见了。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是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兼外交部长。他一辈子都在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操劳,尤其在外交上,他的智慧和胆识帮新中国站稳了脚跟。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国际环境特别恶劣。西方国家对我们封锁、孤立,外交人才也严重不够。周恩来很清楚外交有多重要,他说过:“外交是文仗,跟军事一样关键。”当时外交部缺人,他就从军队里调了一批高级将领去当大使,比如谭希林被派到捷克斯洛伐克,彭时治去了波兰。这些将领打仗是把好手,但外交场合得学会收敛脾气,懂礼仪、会沟通。周恩来亲自教他们怎么在国际上代表中国,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不能丢了尊严。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个经典例子。那次会议上,西方国家挑衅围攻,周恩来带着中国代表团从容应对。他说:“我们来这儿是寻求和平与团结,不是来吵架的。”他的发言打动了亚非国家,赢得了支持,也让中国在国际上有了朋友。他的风格是不卑不亢,对小国尊重,对大国淡定,硬是给新中国闯出了一条外交路。
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动手,战争就这么打起来了。一开始,俄罗斯靠着强大的军力占了乌克兰一些地方,但时间一长,就陷进去了。乌克兰有西方撑腰,抵抗得很顽强,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拖拖拉拉,伤亡还不小。
经济上更惨。西方对俄罗斯下了狠手,冻结了它的海外资产,限制能源出口,搞得俄罗斯经济一团糟。2022年,俄罗斯GDP缩水2.1%,通胀率飙到11.9%,卢布汇率跟坐过山车似的。国际上,俄罗斯几乎被孤立,联合国大会上,141个国家谴责它侵略,只有5个国家站在它那边。外交局面这么难,普京政府基本没啥盟友。
俄罗斯的外交表现也挺让人摇头。他们的外交人员在国际上处理问题时,经常显得太冲动,甚至有点幼稚,容易被西方牵着鼻子走。比如2022年10月,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警告北约,说“核大国输了常规战争可能引发核战”,结果没多久,外交部又出来说“俄罗斯承诺不用核武器”。这种前后矛盾的话一出口,谁还信你?
周恩来总理的外交智慧,特别是他的两大论证,放到俄罗斯现在的处境上看,真是让人不得不服。
周恩来说过:“外交是文仗,跟军事一样重要。”他很明白,军事上赢了,外交跟不上也没用。新中国刚成立时,西方封锁我们,周恩来靠外交手段打开局面。万隆会议上,他用和平共处的理念,拉拢了亚非国家,硬是撕开了西方的包围圈。
再看俄罗斯,打乌克兰时军事上有点进展,但外交上完全崩了。他们没能在国际上争取到支持,反而因为态度强硬、说话没谱,把自己搞得更孤立。经济制裁一波接一波,日子越过越艰难。如果俄罗斯早点意识到外交的重要性,像周恩来那样灵活应对,也不至于这么被动。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就看透了,西方国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裂缝可以利用。他通过跟亚非国家的合作,找到了突破口,知道即使是西方阵营,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一条心。
俄罗斯现在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虽然西方对它制裁,但不是所有国家都跟西方站一边。印度、土耳其还跟俄罗斯做生意,一些中东国家也没完全倒向西方。俄罗斯本来可以学学周恩来,灵活点,通过外交跟这些国家搞好关系,减轻压力。可惜,他们的外交太硬邦邦,没能抓住机会。
俄乌战争打了快两年,谁也没真正赢。俄罗斯军事上占了点上风,但经济和外交上的代价太大了。普京政府得好好想想,外交这块不能再这么硬来了。看看周恩来当年的做法,注重细节、寻找合作,就能少走弯路。
周恩来1976年1月8日去世,活了78岁。他的外交遗产到现在还影响着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风格——细致、灵活、不卑不亢——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俄罗斯要是能学点周恩来的智慧,说不定还能找到翻身的路子。
周恩来总理的眼光和智慧,在今天看依然是顶级的。俄罗斯在俄乌战争里的困境,恰恰证明了他的两大论证有多准。外交不是摆设,是国家利益的关键一环。俄罗斯光靠军事硬拼不行,得明白外交上的失误有多致命。希望他们能从周恩来的经验里学到点东西,别再这么硬扛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