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孙俪邓超工作室发文,针对近期网络上大量利用AI技术伪造两人形象和声音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行为进行公开打假。

文中指出,部分自媒体账号通过技术合成手段,将两人的形象和声音制作成虚假采访视频为某些商家的产品进行推荐。

根据工作室发布的截图,可以看到这些伪造视频中,孙俪和邓超的肖像被用于推荐“茯苓秘洛方”“瑞上氨酸”等保健、减肥产品,台词涉及养生、育儿经验等内容。

工作室提醒:“凡此类自媒体账户所发布的产品推荐视频均为虚假信息,请网友一定不要相信,避免上当受骗!”并警告虚假信息的发布和传播者立即删除,工作室已保全相关侵权内容,将通过法律途径严格追究相关责任方的法律责任!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一些商家通过AI换脸、合成人声等手段,将一些名医、名人的面容与声音进行移花接木,用于推销产品。

4月18日,女星张馨予发声:近期发现有品牌AI复制我的声音,未经授权编造剪辑广告视频,还有减肥药广告,我觉得这样的行为很恶劣。在此说明我从来没有推荐过任何减肥药,有商家利用AI技术非法剪辑投放广告,我一定追究到底。


古天乐、林峯亦遭遇AI合成的赌博平台代言视频侵权。

此前,央视曝光了“AI神医”骗局,揭露伪造张伯礼院士形象推销高价保健品产业链。张院士表示:“这些内容全是假的。我从来没用过这个护肤品,也没做过这方面的宣传,更没研究过。”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 吕延辉:防范AI侵权问题需要从法律、平台和公众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法律层面,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细化AI克隆技术的法律条款,明确侵权行为的定义和责任,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平台层面,要强化相关政策法规的宣贯和执行,做好已有数据的保护,应用技术手段来规避AI克隆侵权问题的发生,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内容审核和侵权举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侵权问题。

法律专家也提醒AI深度合成制作和信息发布者,不要存侥幸心理,法律没有灰色地带,切勿因小失大。

荆楚网、央视新闻、此前报道


编辑:豆芽

审核:INN LUU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