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自“京台心故事”主题征文活动投稿

我妈是北京人,我爸是台湾人,我在北京出生,还在北京上了幼儿园。那时候生活挺开心的,尤其是我有两个超好的姐妹,我们天天一起玩。可是到了要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得离开北京回台湾了。临走之前,她们还帮我办了一个欢送会,虽然我那时候年纪小,什么都不太懂,但还是觉得特别开心。

回到台湾后,我在台北开始上小学一年级。刚开始,因为我的口音和其他同学不一样,他们经常笑我说话怪怪的。我很难过,就跑去跟妈妈说。妈妈听了却很淡定,她跟我说:“你才不用管他们!你有一口正宗的北京腔,说着这么标准的普通话,这可是很多人羡慕的!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不必怕别人嘲笑你。”

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但这次可完全不一样!新学校的老师超喜欢我的口音,觉得我的发音特别标准、咬字特别清楚。从那时开始,每次有演讲比赛,老师都让我代表班级参加,而我也没让大家失望,每次都是第一名,而且还代表学校参加市赛!甚至到小学毕业时,我还创下了学校在市级演讲比赛史上最好的成绩纪录!想想看,当初那些嘲笑我的同学,如果知道这些事,不知道会不会觉得自己很幼稚呢?

而我在台湾的生活也很棒!这里有好多好玩的地方和超好吃的小吃,简直就是吃货的天堂。像台北的师大夜市、士林夜市、饶河街夜市,每次去都能吃到不一样的美食,臭豆腐、鸡排、蚵仔煎,还有我最爱的葱抓饼,外酥内软,配上蛋和火腿,超级赞!如果你有机会去我爸爸的老家台南,一定会爱上那里的古色古香。很多历史悠久且保留完好的庙宇可以逛,孔庙、哪吒庙、关圣帝君庙……让人沉浸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领略在地文化的延续和现代城市发展的碰撞,慢慢追寻历史变迁的脚步。

除了吃和逛,台湾还有一些精品旅馆,比如台北的“文华东方酒店”,那里有像宫殿一样豪华的大堂,有超大的泳池和精致的餐点,当然价钱也是“富贵逼人”。如果你喜欢自然景色,可以去日月潭住“涵碧楼”,那里的风景绝对让你不虚此行。

正当我觉得在台湾生活越来越习惯、越来越开心的时候,妈妈突然跟我说:“初中咱们就要回北京了。”听到这句话时我整个人愣住了。虽然北京是我的出生地,但我已经好久没回去了,不知道那边会不会跟以前一样熟悉,也不知道新的学校会不会好适应。想到这些,我心里有点忐忑,但也隐隐期待着新的冒险。

刚从台湾回到北京读初中的时候,我其实有点不太适应。台湾的小学生活每天都十分开心,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带我们做游戏,下课就跟同学在操场上窜来窜去,放学后还有一堆社团活动,回家功课写完就可以看电视、画画或打电动。

结果回到北京开始上初中,感觉整个世界都不一样了!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学校,还有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突如其来的学业压力大到我常常觉得喘不过气。我每天都在拼命往前冲,生怕自己落后。

第一年快结束的时候,我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手足无措。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晴天霹雳,我最爱的姥爷突然去世了。那时候我整个人都懵了,眼泪一直掉,怎么也停不下来。姥爷从小就非常疼爱我,每次回北京,他都会给我压岁钱,还会教我画画、练字,他总是笑眯眯的,声音洪亮,是我在初中回北京前对于这里记忆最温暖的组成部分。我从来没想过他会离开我。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觉得心里空空的,好像被挖走了一块。

更让我难过的是,第二年,我最爱的阿嬷(奶奶),也在睡觉的时候因为脑出血走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我真的觉得世界末日了。阿嬷在台湾的时候对我超级好,每次从台北回台南,我最喜欢黏在阿嬷身边。想到以后再也看不到阿嬷了,我的心就像被撕裂了一样痛。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我失去了两个最爱我的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湾,那种打击和遗憾,真的让我好难承受。我常常会偷偷地想,他们是不是在天上?过得好不好?会不会偶尔也想起我这个不乖的小孙女?

现在,我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即将面临着中考的巨大压力。虽然很累,但我知道我不能放弃。我常常会抬头看看天空,想像姥爷和阿嬷在天上看着我。我希望我能够表现得好一些,这样才不会让他们失望。

北京是妈妈的家,台湾是爸爸的家,这两个家都是我的家,我爱北京也爱台湾。北京有妈妈温柔的关心和那些古老的胡同和宫殿,台湾则有爸爸的笑声和那些古早味的小吃摊和海岛风光,两个地方都有我最爱的家人和朋友,我不觉得自己被分割,反而觉得我拥有双倍的幸运!可以同时体验两地不同的城市特色,享受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北京和台湾,就像是一双温暖的大手,拥抱着我、牵引着我,而我就是中间的那束光,照亮北京、照亮台湾,点亮我生命中两个超级棒的地方。每当我想到这两个地方,心里都会暖暖的,因为我在这两个地方都有爱。

有时候朋友们会问我:“你到底是哪里人?”我就会笑着说:“我是两个地方的孩子啊!”这种感觉超棒的。爱北京,爱台湾,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我的家,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5年元月起,京彩台湾面向全网发起“京台心故事”主题征文活动,邀请两岸同胞和青年朋友用文字记录京台两地的旖旎风光与人文肌理,梳理京台生活中的点滴感悟,畅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心路历程,展现两岸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我们期待与你一同书写“两岸一家亲,京台心连心”的动人故事~


作者 | 林汘姿

京彩台湾

微信号:bjstb2017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