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对镓和锗两种金属展开了出口管制。
当时,印度甚至有点庆幸,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取代中国,向西方供应这两种稀有金属。
但是,两年时间过去,印度终于看清了自己的真实水平。
日前,莫迪政府表态,希望中国能够对印度高抬贵手......
中国的“王牌”
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2023年7月3日晚,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两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
这项政策一出,立即引发国际关注。
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两种金属的真正价值,但对那些高度依赖高科技产业的国家来说,这无异于一次精准打击。
镓和锗并不是普通的资源,它们被广泛用于半导体、光电通信、红外成像、卫星导航、导弹系统等前沿技术领域,既有工业用途,也有军用潜力,是典型的“军民两用”关键矿产。
而更重要的是,中国长期在这两个金属的全球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无论是矿产储量还是出口份额,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的镓产量占全球约90%,锗的产量也占全球比重的一半以上。
在7月5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明确表示,对镓、锗实施出口管制,既是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也是为了确保这些资源被用于合法、合理的用途。
这不仅符合中国法律规定,也是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做法,许多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也对本国产出的敏感物项采取类似的出口限制措施。
中方强调,这项措施并非针对某个特定国家,而是立足于原则和法治。
尽管中国的做法合理合规,但仍然有些国家妄图对中国指手画脚。
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当然是美国。
美国商务部第一时间对中国的决定表示“坚决反对”。
紧接着,美国国防部也发声,承认虽然美方在锗方面还有一些战略储备,但镓的库存则几乎为零。
换句话说,中国一旦“收紧阀门”,美方的高端产业链可能就会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
美国的小弟日本,也跑出来“警告”中国,意图通过外交压力逼迫中方让步。
但现实却很快证明,这些喊话并未动摇中国的立场。
2024年12月,中国进一步加码,对更多军民两用物项实施对美出口限制,明确禁止将镓、锗、锑及超硬材料等资源出口给美国军方相关企业或用于军事用途的项目。
时至今日,中国对镓和锗的出口管制已经持续将近两年的时间。
而就在现在,印度突然找上门了......
印度的请求
在镓与锗出口被中国纳入管控后,最先跳脚的是欧美国家,但印度却很高兴。
印度媒体曾兴奋地声称,中国的管制措施给了印度“绝佳机会”,印度可以趁机崛起,取代中国,向西方国家提供急需的镓、锗等关键原料。
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看似底气十足,实际上却不过是一厢情愿。
当时便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印度在高精度金属提取和加工领域的基础极为薄弱,其“替代中国”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
据印度主流媒体《今日印度》报道,印度本国镓和锗的供应严重依赖进口,约有八九成来自中国、德国、韩国等国家。
而且,印度自身对这两种金属的需求也在持续上升,随着该国加快在航天、通信、半导体等领域的布局,这种依赖只会越来越强。
更关键的是,镓的提取通常依附于铝土矿冶炼,而锗则多伴生于锌矿和煤矿中。
这不仅需要大规模的原材料储备,更依赖复杂的冶炼提纯工艺和高精设备。
印度虽然矿产资源不算匮乏,但缺少的是先进的分离技术和产业链支撑。
换句话说,印度不仅自身无法独立完成提取流程,更不具备向其他国家出口的能力。
时间过去了两年,那种“印度或可趁势取代中国”的豪言已无处可寻。
取而代之的,是印度政府低调转向、悄然磋商的姿态。
据报道,印度驻华大使馆已经证实,印度方面已经通过书面与面谈形式,就锗的出口问题向中方提出了交涉,希望能够获得放宽措施。
曾经在媒体上鼓吹“中国出口管制是送给印度的机会”,如今却变成了“希望中国网开一面”。这一转变,真是打脸现场。
其实,中方始终强调对外合作讲究互利共赢,而不是一边谈合作,一边背地里“捅刀子”。现实却是,印度在嘴上讲“睦邻友好”,却在行动上屡屡做出伤害中方利益的举动。
就在不久前的2025年4月21日,印度财政部突然发布命令,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加征12%的临时关税,理由是“遏制廉价进口”。
而事实是,这一政策的实际指向很明确:剑指中国钢铁产品。
当时有人就认为,这是印度为了配合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的手段之一。
这并非个例,印度的做法一次次让中方对“合作诚意”产生怀疑。
中国从不吝于释放善意,但也绝不会在一再被消耗信任的前提下继续无原则退让。
当然,中国历来主张以和平、发展、合作为主线推进邻里关系。
2025年3月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中外媒体联合采访时就明确指出,中印互为重要邻国,应成为彼此成就的伙伴,而不是消耗彼此的对手。
“龙象共舞”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对中印两个文明古国未来关系的真实期望。
但“共舞”的前提,是彼此心怀善意、步调一致,而不是一边唱歌一边踩脚。
如今,印度终于意识到:想要获得中国的资源、赢得中国的合作,不仅要在口头上表现出诚意,更要在行动上拿出实质性改变。
真正的“求合作”,不应仅限于一张书面交涉函,也不该停留在一场外交会谈中,而应体现在持续稳定的战略姿态与可预期的政策表现上。
参考资料:
中国宣布镓锗出口管制,欧洲知名车企CEO:欧盟有责任与中国合作寻找解决方案——环球网
风口纵横|中国镓、锗、锑出口管制升级,影响几何?——大众日报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