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巴基斯坦击落印度战机一事,竟然能够牵扯出往事的一段“恩怨”,巴军的胜利可谓是一雪前耻,中国30年前所受的委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海湾战争,现在想来,在短暂的3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改变是让世界感到吃惊的,而这一切还要感谢美国当年在中国发展上的施压。
“海湾战争给中国一剂猛药”
1991年1月,一颗导弹从伊拉克的上空划过,海湾战争由此开始,这场战争以美国为首,多国部队共同对抗伊拉克,双方投入兵力多达200万人。
这场战争持续了42天,美国大量高科技武器在战争中亮相,尤其是空中作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可以说是前所未有。
在空战中,美军部队充分展示了高科技武器的巨大威力,美军的隐形战机成为了战场上的 “幽灵”,凭借独特的隐形设计,能够躲避伊拉克的雷达探测,深入伊拉克境内,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
伊拉克难以招架,最终宣布无条件投降,双方投入大量兵力,耗资上千亿,可结果却是意想不到的。
这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并不是投降的伊拉克,也不是胜利美国,而是远在千里外的中国,明明中国并没有直接介入战争,为何会受益呢?
在海湾战争后,中国深刻的意识到传统的军事理念的不足之处,开始筹备现代化战争的战略理念,这一转变一部分源自于此次美国空军作战的战略部署。
为了适应新的军事战略方针,中国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积极探索信息化战争,只为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
海湾战争是一剂猛药,促使中国解放军奋力直追美国的步伐,这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与战争中的美国相比,中国在短时间内是没有办法与之媲美的。
因此,海湾战争震惊到了中国,现代化武器让中国有了新的认识,如果没有海湾战争,中国可能还会在其他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
为了跟上现代化战争战略的步伐,中国军队进行了改革,并开始分批次研制新的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空中作战居于核心的预警机。
从现代化空中作战来看,预警机的重要不言而喻,它是集预警、指挥、控制和通信于一体不可或缺的飞机。
拥有预警机,就如同拥有了一双千里眼,能够极大地开阔作战视野,提前发现敌机,为己方战斗机预警,在空战中抢占先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空军意识到预警机的重要,下定决心在这一领域上做出成绩,当时,中国在预警机技术上相当落后,自主研发十分困难,于是便将目光投向了国际合作。
海湾战争后,许多国家在预警机领域上是先进的,其中,以色列的先进技术被中国相中,其研制的费尔康预警机还是十分不错,所以,中国打算与以色列合作。
项目初期,大家分工明确,项目进展也是十分顺利,交付日期指日可待,可意外还是发生了。
美国对于这项合作并不看好,一度视中国为潜在对手,担心中国拥有预警机后,会对美国造成威胁,于是便将主意打在这次合作上。
美国政府就费尔康预警机一事向以色列政府施压,由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并在强大的压力和利益权衡下,以色列最终妥协,取消了这次合作。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中国的预警机引入计划瞬间化为泡影,前期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都付诸东流了,这对中国空军现代化建设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合作的夭折,让中国深刻的认识到,不能够依靠谁,只有自主创新才能够打破壁垒,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决定自主研发预警机,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
2001年,预警机理想,在研制方面,存在诸多难题,很多精密技术问题最为棘手,但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技术只能靠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克。
终于在2007年,中国空警-2000问世,当时比美国服役时的预警机还要领先。
后来,中国预警机不断地更新迭代,完全能够与美国的预警机媲美,如果当时美国不加以阻拦,中国也不会在技术封锁下研制出自己的预警机。
中国预警机究竟好不好,能不能在现代化战争中体现出他的性能,这个答案由巴基斯坦来叙述再好不过。
“复盘印巴冲突”
5月7日,印度向巴基斯坦境内发动攻击,而在这场冲突中,有一个关键因素扭转了战局,那就是巴基斯坦装备的Link17三军通用数据链。
Link17就像是一张强大的网,把巴基斯坦军队各种不同类型的武器装备紧密连接起来,成为一个能够协同作战的战斗整体,发挥出最强大的势力。
Link17数据链是中国为巴基斯坦量身定制的,这个作战体系包括ZDK-03预警机、歼-10CE和红旗-9远程防空系统等等,这些手笔的研制国家就是中国。
预警机将探测到的敌机信息传递给战斗机和防空系统,在接收信息后,能够迅速作出反应,调整战术,抢占先机,做好提前准备,对敌机进行拦截。
这种高效率的协同作战模式,大大缩短了作战反应时间,整个作战过程迅速,让印度空军吃了不少亏。
所以,通过复盘这场巴印冲突,就能够看出中国的武器装备是多么的先进,虽然印度缺乏高度统一的作战体系,像一盘散沙一样,可这恰恰能够体现出Link数据链的优势。
毕竟30年来,美国各种方面对中国军事发展进行施压,而这些压力全部被转换为动力,美国越是制裁封锁,中国越会亮出更好的武器装备。
现在看来,美国阻止中国获得预警机,但最终我们还要去“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