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到现在为止,铜的历史开采量为7亿吨左右。
但根据预测,未来20年,铜的需求量会出现大幅度递增,或许将达到此前3000年的铜量总和。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的转变?
铜开始是做什么的?
除了铁以外,铜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但具体使用时间却是个谜。
中东地区有一处遗迹,距今约5000年历史,在那里曾发现了铜制成的器具,这是我们目前为止已知的最早出现时间。
而在中国的历史中,关于铜的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那个时候中国就已经出现了铜制品。
而铜在中国进入鼎盛是商朝时期,青铜器被普遍用在工具、兵器、礼器等领域上,其中就有我们所熟知的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等等。
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仍然作为珍贵的艺术品备受古人推崇。
但是东汉末年,因为陶瓷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所以铜器就被替代了,除了铜镜之外,很难再看到铜器,自此之后,它的实用性越来越小。
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现代,它真正的作用才被人类发现。
资源争夺战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发展的势头十分强劲,而铜是重要的金属资源,顺其自然地就成为了工业的原材料。
2025年以来,纽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最高涨幅已经达到了20%左右,这也意味着,铜市场正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
近些年来,铜的需求基本都是多元化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电力行业,其次是家电行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电子行业。
2022年,电力行业耗铜量占总消耗量的48%,家电行业占比14%,其他行业均在10%以内,可随着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一数据出现了大的变动,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领域对铜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我们先来说一下风电和光伏系统,对比传统能源发电,新能源发电的耗铜量更高。
比如每兆瓦陆上风电装机平均需要4吨左右的铜,而海上发电所需要的铜则是它的三到四倍。
除了新能源发电外,还有一个地方十分耗铜,那就是新能源电车,一般情况下,它使用的铜量是燃油车的四倍。
电机和电池是新能源电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电车的电机里面需要大量的铜线,仅一台电机可能就需要10公斤的铜,更别说大型的纯电动巴士。
而电池内部的连接线和外部的充电设施也都需要用到铜,据有效数据显示,纯电动车的用铜量约为80公斤左右,外部的充电设施则需要约30公斤。
另外,现在高速发展的AI产业也非常耗铜,要知道,人工智能的发展主要依靠于数据中心和超级计算机,这些设备都需要很多铜缆进行连接。
比如英伟达的GB200服务器,单台服务器消耗的铜量大约为1.36吨,这还没有算上高算力下所需要的电力。
在算力和电力的叠加下,铜消费年增速能达到5%,远远超过2%的历史平均值,可以说,现在的新能源和数字化变革正在重塑铜的时代,未来20年需要的铜,可能超过人类迄今开采量的总和。
另外,现在铜价的升高,除了有需求量激增的因素,还和全球高品质铜矿山资源减少有关。
全球铜矿分布
2023年,全球已探明的铜储量为10亿吨,其中智利拥有的铜矿最多,位居世界首位,所以智利也是最大的铜矿出口国,估算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的20%都来自铜的生产。
除了智利以外,紧接着便是美国、秘鲁、澳大利亚、俄罗斯,这几个国家的铜储量也很多。
当然,10亿吨还只是已探明的铜储量,根据美国地质局的调查,全球陆地铜资源有16亿吨,海底大约有7亿吨,不过这个只是预测数据,实际数据可能更多。
可是这些数据对中国来说,可用性并不高,因为中国已探明的铜资源仅有4065吨,而且大型矿床非常稀缺,储量超过250万吨的矿床少之又少,更别说超过500万吨的。
同时,中国的大部分铜矿位于开采条件很差的丘陵地区,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开采成本,所以中国的铜主要依靠进口。
中国如何应对铜的高需求量?
智利和澳大利亚是中国铜矿的主要进口国之一,在2024年,中国进口的铜精矿总量超过了2800万吨。
之后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对铜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只是,如果仅仅只依靠进口的话,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卡脖子”。
这就像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资源战场”,谁拥有资源谁就拥有话语权,更别说近些年南美洲的局势并不稳定,像智利这样的铜矿出口国很容易受政策变化和劳工问题影响,供应链一定会有风险。
所以,为了应对挑战,中国拓宽进口渠道,减少了对单一国家的依赖,并且还加强与铜出口国的合作发展,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关系,为铜进口的稳定发展押下了不少筹码。
与此同时,中国还增加了对废铜的进口,尽管相较于铜矿,废铜的进价更高,但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对铜矿的依赖。
只不过废铜市场的前景并不明朗,整体供应量有限,再加上受环保政策的限制,企业能获得的利润非常低,所以这就要鼓励企业提高技术和完成产业升级,提高对铜资源的利用率。
另外,也要尽可能地开采中国的铜矿,虽然技术难度较高,但却是中国铜业安身立命的“后勤保障”。
如果真有一天,进口铜矿受到影响,我们在短时间之内也不至于手忙脚乱,有足够的资本稳定后方。
其实,除了铜矿资源,其他稀缺资源同样也面临着各种问题,为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要切实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一困境。
参考资料:
铜价缘何上行,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