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电视剧时,都可能会遇到被治愈或者被震撼的那一下,这是很多同学期待的时刻,也是好的内容应该带来的体验。就像我还是觉得大家进电影院变少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内容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尤其当下本质上大家都是孤独的,在影视内容里找到慰藉显得更加重要。

今年看的电影和电视剧里,也有很多给我自己带来了情感上的抚慰或者冲击,凑巧的是里面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日本,或许是日本这类内容能做到足够细腻,又或是东亚文化本身也是相通的,总之我在很多时候感受到了强烈的共情,缓过来后会忍不住感慨“看电影真好”。

观影总是一件私密的事情,这是一份非常个人化的片单,很多时候我在里面看到了自己,如果它也能在某个时刻打动到你,哪怕是一瞬间,这次的推荐也很有意义。

春天情书
导演:森田芳光


一部 1996 年的电影,给了我也许是今年最开心的看电影的感受,影片有着非常特别的呈现方式,一开始看的时候觉得“不会一直是这样的形式吧”,但看到后面却完全进入到了那样营造出来的氛围当中,久久不愿意出来。


影片的背景是最初的互联网时代,大家以 BBS 和电子邮件认识、交流和联络,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在线联络的方式,在最初的时候都是青涩的样貌和小心翼翼的试探,大家都充满新鲜感地希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去和不认识的人真诚以待,去萌发出特别的种子。


也许现在年轻的同学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期,但对于 70、80、90 后的这几代人来说,2000 年前后国内刚起步的互联网也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当看到《春天情书》时,里面好多情节好像我自己也都真实的经历过,像看到自己的过往,那些青春时光像列车一样在眼前驶过。


《剧场》
导演:行定勋

如果说《春天情书》像我们远去的、再也回不去的青春美好,那么《剧场》也许是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最初 10 年的同学们的一种写照(也包括我自己),想要坚持理想,还是向生活妥协,少年的执拗会伤害到原本最重要的人,也会伤害自己。这是一个过程,可能也是成长的代价。


作为行定勋的代表作之一,我也是慕名找《剧场》来看的,一开始电影的前半部分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抓住我,我甚至有点走神和看不下去,可从电影的中段逐渐往后发展,我开始觉得没有那么简单,直到最后被完全震撼。


《剧场》里有几场戏被影迷们津津乐道,而尤其结尾的处理也许是我看过的最惊人的电影结尾的 TOP10 乃至 TOP5(即便这么说了,应该也不会影响还没有看过电影的你到时候可能会受到的冲击),我可能以后也会不断的想起。

《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
导演:森义仁

在前两部电影之后,《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成为了我们的现在(对于年轻一些的同学来说,也许会是不久后的未来),影片也是距离我们时间最近的一部,它由 Netflix 在 2021 年出品,当中也带入了疫情期间的设定。


这也是一部有着特别的叙事方式的影片,一开始看时可能需要适应一下,但当发现了影片的逻辑之后,前后所有内容就在我们的脑子里完全联结了起来。同时毕竟是流媒体影片,会很方便再看一次,可能有不少同学会想要去重新发现第一次看时被自己遗漏的细节。


其实市面上一直就有“人到中年”这类主题的影视内容,但大多体现的是中年人多么失败和不得志,但《我们都无法成为大人》的主角其实并不失败,相反他也许是世俗定义里成功的、至少是中产的那一类,影片也并没有卖惨,但那些遇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那些美好的夏天和戛然而止的关系,所有的人生际遇一幕幕重新浮现,平凡又已经足够令人感伤,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

《黎明的一切》
导演:三宅唱

这也许是今年在国内公开渠道提到最多的小众日本电影之一了,去年它在第 14 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放映,随后也入选了我们的 2024 年“编辑部之选”。然后影片还正式引进内地,在 4 月 18 日登上了国内大银幕。不过它的票房一般,在国内只有 165 万元,但能让更多人看到,就已经很好。


我在春节期间看了这部影片,非常舒服且内心安静。虽然是心理疾病的话题(但其实在当下,谁又没有过失去生存意志的时候呢),但更多是充满了希望,而男女角色间的互相理解,也不需要发展到俗套的方向。一些缓慢的、似乎有些琐碎的镜头都让人觉得不可或缺,会觉得很愿意这么慢慢看下去,好像整个自己也都慢了下来。



喜欢这样没有反派角色的电影,当然也是很喜欢影片的结尾的,会让人忍不住看很久。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音乐由 Hi'Spec 负责,看似非常简单,但有着和影片同样的轻松治愈,推荐看完电影后单独找原声专辑来听,很多旋律响起时,会忍不住的嘴角上扬。


《地震之后》
导演:井上刚

说起来,村上春树原作的改编总给人一种“神之领域”的感觉,不好改(比如陈英雄的《挪威的森林》),容易意识流(比如《东尼泷谷》,不过我也很喜欢),处理好了又很容易出彩——但又会觉得它和原著关系已经不大了,比如之前的《燃烧》和近一点的《驾驶我的车》。

今年 4 月刚首播的《地震之后》好像集合了这所有的面向,它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集《神的孩子全跳舞》,一共 4 集,都是以日本地震为发想,去讲述这样突然的灾害对人带来的影响。


剧集卡司不错,冈田将生、堤真一、唐田英里佳这些都在,更重要的是它的表现方式,剧里并没有直接讲地震,地震的设定最多只通过电视里的新闻来出现,但所有的故事、人的选择与改变,一切又好像无时无刻不和地震相关。地震造成了城市的裂缝,也造成了人心里的裂痕,并且也许永远难以愈合。



4 集里我最最喜欢的是第 1 集,有种介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的、非常奇妙的观影体验,有点让我想起最初看王家卫时的妙不可言(也是我把这部剧列在这次推荐里的直接原因),第 2 集大叔和小女孩的故事也很治愈,第 3 和第 4 集逐渐抽象,村上春树小说里经常出现的“青蛙君”的意象也出现了。

虽然关于村上春树的改编是要更靠拢原著还是进行自己的理解和演绎,这个问题或者说抉择还会继续下去,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很多的尝试,对于影迷或者村上迷来说也不错。

《0.5 的男人》
导演:冲田修一、玉泽恭平

最后再来一部更治愈的剧结尾。《0.5 的男人》2023 年就在日本播出了,找了好久,今年才看到。一方面是想看松田龙平,另一方面是剧里讲的宅在家的生活,害怕出门、害怕遇到陌生人、只愿意在虚拟世界和人联络等等,可能也是很多人当下所想的甚至正在经历的。


所谓的“0.5 的男人”,指的是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自己的位置,只有“0.5”一样的存在。想想这好像也是我们很多人的感受,即便我们不是宅在家,但在公司在这个社会整天忙忙碌碌,也好像充满了孤独,找不到存在感,不知道存在的意义。


在这部也没有反派的剧集里,家人对这位每天躲在家的“怪叔叔”有着极大的包容和理解,也在一点点帮助他走出去。没有说教,没有鸡汤,让一切自然而然发生。看剧的过程里,很多时候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微笑,或许这部剧太梦幻,但即便是一场梦,我们也可以有那样一段时间感觉一切都真好。

值得一提的是,剧里松田龙平玩的《第五人格》也是真实存在的游戏,它是网易游戏开发的,2018 年上线,现在都有职业联赛了。另外这部剧剧终最后的片尾大家也会忍不住看完的,不信的话看完了可以回来评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