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作为新时代的“跳水女王”,全红婵不仅在各大比赛中屡获佳绩,她的个人魅力和修养同样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可。



不过,从5月14日开始,网络上突然出现了大量关于她的留言,声称她向母校捐赠了400万元,用于购置全新的跳水设备。这一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称赞。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湛江体校便发布声明辟谣,表示全红婵并未捐款。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好故事”总是传得飞快

不知从哪里冒出了这样一个消息:全红婵为母校湛江体校捐出400万元,准备给学弟学妹们换上与巴黎奥运会同款的铝合金跳水板。



而且这个故事还被讲得有模有样:比如旧设备已经用了七年,早就该淘汰了;再比如全红婵自己的护膝都磨破了洞,却舍不得换新的,却在凌晨三点悄悄给学校转账这笔巨款。

更有甚者,“爆料”称教练感动得不行,把转账记录晒了出来,还提到全红婵给教练发红包,为队员添置新装备。



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年纪轻轻就站在世界之巅,还不忘回馈母校,这样的“人设”简直太完美了。所以当“捐款400万”的消息一出来,几乎没人怀疑。自媒体博主们更是抓住机会,纷纷转发评论,添油加醋地夸赞一番,恨不得把全红婵捧成道德楷模。

很快,这条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人们纷纷点赞、感动、佩服,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将这场虚构的“善举”推向了高潮。



信息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也越来越偏离事实真相。大家沉浸在自己编织的感动中,享受着这场“正能量”的集体狂欢,却根本没想过问一句:这件事是真的吗?

一盆冷水,浇醒众人

整件事从头到尾,除了那些“据说”和“传闻”,没有任何确切的消息来源。全红婵的社交账号始终没有动静,湛江体校那边也没有任何回应。



按照常理来说,如果真的捐款400万元,肯定会有一些媒体报道,即使没有大媒体关注,当地的某些小媒体也会跟进报道。毕竟这种新闻热度肯定很高,但却一直没有相关报道出现。这么明显的漏洞却一直没有人发现,很多人依然跟风传播。

直到5月16日下午,终于有一位记者头脑清醒,直接打电话给湛江体校求证。校方才正式出面澄清,表示根本没有全红婵捐款这件事。



不仅如此,校方还明确表示,如果真有捐款,学校一定会大张旗鼓地宣传,不可能藏着掖着。同时,校方还对这种无端炒作的行为进行了谴责,提醒大家不要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打扰运动员,他们正在备战关键时期。

官方辟谣后,之前感动得热泪盈眶的人们,估计脸上都有点尴尬。这起所谓的“捐款门”,说到底就是一场典型的“捧杀”行为。



想想看,在真相揭晓之前,全红婵已经被舆论高高架起来了。如果她稀里糊涂认了账,那400万元从哪儿来?一个刚满18岁的姑娘,家里才盖了新房,这笔钱对她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兑现?但如果否认或者干脆不回应,会不会又有人跳出来说她“忘恩负义”、“不够大气”、“成名之后就飘了”?原本一件做好事的好名声,瞬间可能变成道德枷锁。无论怎么选,都是错,让她里外不是人。



这就是把运动员当成偶像一样去“捧”。饭圈文化逐渐渗透到体育领域,一些粉丝恨不得拿着放大镜去审视运动员的一举一动。湛江体校也担心这一点,认为过度关注和神化运动员,会给他们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

国乒的樊振东就曾说过:“赢也不行,不赢也不行。”孙颖莎也经常被寄予厚望,压力山大。刘国梁更是公开表示,体育圈搞“饭圈化”那一套,对运动员没有任何好处。



最近全红婵的比赛成绩有些波动,输给陈芋汐几次。本来竞技体育有输有赢是很正常的事,她自己也承认身体发育带来的挑战,但舆论却总是喜欢过度解读,各种操心。

现在又来了这么一出“捐款门”,无疑是雪上加霜。这种善意的关注一旦过了界,就会变成一种打扰,给运动员带来额外的心理负担。



结语

希望大家能够擦亮眼睛,仔细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让全红婵不会因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压力而受到影响,愿她未来的发展越来越好。



文章信源:原文刊登于纵览新闻---2025.05.16:《湛江体校辟谣“网传全红婵给母校捐款400万”:没有听说过这个事,网友不要盲目炒作,影响运动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