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概况:“十年内别想拿到钱”?烤鸭店员工的讨薪拉锯战

2025年5月,北京东城区一烤鸭店因拖欠前员工11.3万元的工资引发纠纷。老板竟然在员工讨薪时放出狠话:“十年内别想拿到钱”,甚至还威胁“店铺倒闭后钱款无法追回”。在法院调解的时候,烤鸭店只愿意支付3000元(约为欠款的2.6%),一副打发叫花子的样子。女法官当场怒斥:“11.3万元的工资给人3000元,换谁谁能接受,查封!”。就在查封设备、冻结账户等组合拳打出后,烤鸭店当晚就支付了3万元,并承诺后续每个月支付5000元的“分期付款”协议。



这是一场典型的劳动者维权困难案例:从讨薪者自己沟通讨要,到申请仲裁,再到执行简直要跑断腿,黑心老板先是各种借口拒绝支付,后面又用“拖字诀”消耗维权者的精力。好不容易维权成功了,欠薪的店铺还要分期支付。更让人不爽的是,店铺很快就解封重新开始营业了,仿佛欠薪只是一场无关痛痒的小插曲。



态度/观点:还钱不是恩赐,而是底线!

给法官的硬气点赞,但远远不够女法官的霸气怒斥,烤鸭店被贴封条,都让我们拍手称快。现在常常“欠薪欠钱的是大爷”,这次的重拳出击打碎了这种潜规则,对付这种老赖就是需要一些非常手段。但是仔细看看最终的结果:17个月的分期支付、无违约惩罚、不用付利息——这哪里是惩罚?分明就是给老赖办了张信用卡!要是每个老板都学着“赌输了就支付本金,赌赢了就白赚”,那劳动法岂不成了笑话?



维权成本是道算术题,劳动者永远算不过资本家员工要讨回11万的薪水,就要先垫付律师费和误工费,还要熬过可能比还款期更长的诉讼流程。而老板呢?拿着本该支付薪水的钱周转生意,就算最后输了,也只是全额支付本该支付的钱,白白赚了这笔资金的时间价值。这种“维权反蚀把米”的悖论,本质上是用制度漏洞给剥削行为发的通行证。



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和解,更应该是威慑为什么恶意欠薪行为屡禁不止?因为违法成本太低了!欠薪者往往最终只需要支付欠下薪水,不会有任何影响。征信黑名单、刑事追责这些“大杀器”总是在关键时刻隐身。真心建议学习食品安全领域的“终身禁业”制度:敢欠薪就直接吊销营业执照,看谁还敢把劳动者当软柿子捏?



结尾:封条会撕下,但耻辱柱必须立着

烤鸭店重新飘香时,不要忘了后厨还贴着法院的监管告示。这起事件最大的意义就是证明了“法律牙齿”咬下去真的能见血。但是若想根治欠薪顽疾,还需要做到这三点:

把“先予执行”变成标配,让劳动者仲裁期间就能拿到救命钱

提高刑事处罚力度,增加欠薪违法成本

将欠薪行为纳入征信黑名单,让欠薪记录比地沟油新闻更难洗白

希望每一声呐喊都能成为推动改变的力量——如果我们今天继续保持沉默,可能明天就会成为维权队伍里的主角。另外,你身边有恶意欠薪的事情发生吗?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