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徐光启纪念馆内介绍一组画像(5月17日摄)。

光启公园得名于我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位于上海徐家汇南部,园内曲径回绕、树木葱郁,内有徐光启墓及纪念馆。

徐光启,上海人,生于明朝末年,是放眼看世界和推动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1600年,徐光启结识来华传教士利玛窦,两人合作翻译《几何原本》,其中徐光启创制的“点、线、面”等几何术语沿用至今。在天文历法方面,他主持编撰《崇祯历书》,突破传统“天圆地方”观念,显著提高了天文计算的精确度。农业领域,其编著的《农政全书》融合中西农业技术,特别是推广甘薯种植,有效缓解了江南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

如今,在现代化高楼环绕的徐家汇,光启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更成为纪念这位科学先驱、传承“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重要场所。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行人经过光启公园附近的徐光启雕塑(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徐光启纪念馆内勾股定理演示装置(5月17日摄)。徐光启利用《几何原本》中的原理,对中国古代的勾股术进行了论证,写成《勾股义》。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市民在光启公园游览(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市民在光启公园休息(5月17日摄)。左侧为反映徐光启研究农事的雕塑。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光启公园内徐光启墓(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市民在光启公园晨练(5月17日摄)。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