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迷皆知,金庸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及《越女剑》这十五部作品,如果你读的是连载版或者是三联版的金庸小说,那或许只知道“射雕三部曲”是有关联的,但你读的若是新修版,就会发现他的各部作品之间都是存在关联的。

比如新修版《天龙八部》的世界观就与三部曲关联在一起,与《笑傲江湖》也有关联。

如此一来,金庸的故事就成了一段另类史诗一般,读者可以通过书中的细节看到他笔下的武林传承。



(萧峰、洪七公剧照)

但虚构的故事就是这样,哪怕再圆满,也难免存在漏洞,比如金庸对于“后天龙时代的故事避而不谈”这件事就十分耐人寻味,既然他要强调传承,又为何不写一本《天龙后传》来串联《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呢?

或许与一位神秘高手的存在有关。

一、统一的世界观

凭什么说《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存在关联?

很简单,就因为新修版中加入了几个不起眼的细节,那些细节对于原著结局并没有影响,却对后世武林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比如萧峰在赴死之前将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传给虚竹,此举正是为了让丐帮武功得以传承变得合理,否则萧峰一死,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本该烂在他肚子里,后世的洪七公压根无法继承此招。



(段誉、虚竹剧照)

又如新修版《笑傲江湖》中提到任我行的吸星大法是源自北宋年间的段皇爷一脉,这里指的,自然就是段誉了。

所以金庸之所以要第二次改书,写出“新修版”,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出版新书赚钱而已,他也是有野心的。

不过如此一来,又回到了先前提到的那个问题。既然要将《天龙八部》与“射雕三部曲”关联起来,他直接写一部《天龙后传》不就行了吗?

莫不是怕写了之后引出新的剧情漏洞?

二、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阳

其实要写《天龙后传》,有一个角色是绕不开的,笔者所指即是后来的天下第一高手王重阳。

王重阳是后来的五绝之首,他在第一次华山论剑中击败了南帝、北丐、东邪、西毒四人,成功夺得“天下第一”的名号,也得到了保管那《九阴真经》的权力。



(虚竹、段誉剧照)

所以到如此一位高人,又是谁的徒儿?王重阳多半不是无师自通,他的师从还缺乏一个合理的解释。

而你若是熟悉金庸的武侠世界观的话,就会知道,在所谓的“后天龙时代”,还活跃着另一帮高手。

那些人正是梁山好汉。

金庸不止一次在自己的故事中提到水浒元素。

比如郭靖的祖先就被设定成“赛仁贵”郭盛,《射雕英雄传》第一回中就提到了这一点:“郭兄,你是梁山泊好汉地佑星赛仁贵郭盛的后代,使的是家传戟法,只不过变长为短,化单为双。

又如黄蓉与丐帮长老交手时,书中提到那长老所用是鲁智深的绝技:“这钢杖是简长老已使了数十年得心应手的兵刃,给她轻轻一挑,竟尔把持不住,杖头翻起,砸向自己额角,忙振腕收住,更加暗暗吃惊,当下依晚辈规矩让过三招,钢杖一招‘秦王鞭石’,从背后以肩为支,扳击而下,使的是梁山泊好汉鲁智深传下来的‘疯魔杖法’。



(王重阳剧照)

还有《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提到北宋年间的明教教主名为方腊,毋庸置疑,这里提到的方腊就是《水浒传》中弄死了几十位梁山好汉的那个贼首。

所以金庸的武侠世界观是融入了水浒传的元素,如此一来,王重阳的师父是谁,也就不难推测了。

三、接近修仙之人

王重阳创立的组织叫全真教,而《水浒传》中,就有一位全真先生,那人即是“混世魔王”樊瑞。

书中明确提到过这么一句:“中间马上,拥出那个为头的好汉,姓樊,名瑞,祖贯濮州人氏,幼年作全真先生,江湖上学得一身好武艺。马上惯使一个流星锤,神出鬼没,斩将搴旗,人不敢近,绰号混世魔王。怎见得樊瑞英雄?有西江月为证:头散青丝细发,身穿绒绣皁袍,连环铁甲晃寒霄,惯使铜锤神妙。好似北方真武,世间伏怪除妖,云游江海把名标,混世魔王绰号。”

樊瑞即是全真先生,若他后来云游四海收下的徒儿就是王重阳,王重阳再以他的名义创立全真教,那一切就说得通了。

不过这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就因为樊瑞这个角色若是加入到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那就有些过于强大了,因为他的强不在于武功水平,而在于他会使用法术。

比如《水浒传》中征方腊一节,那关胜对上郑魔君,对方变幻出金甲神人,就连五虎级别的关胜也毫无招架之力,而此时正是樊瑞助他渡过难关。

说是:“宋江见了,便唤混世魔王樊瑞来看,急令作法。并自念天书上回风破暗的密咒秘诀。只见关胜头盔上,早卷起一道白云,白云之中,也显出一尊神将……这尊天神,骑一条乌龙,手执铁锤,去战郑魔君头上那尊金甲神人。下面两军呐喊,二将交锋。战无数合,只见上面那骑乌龙的天将,战退了金甲神人。下面关胜,一刀砍了郑魔君于马下。”



(樊瑞剧照)

显然,这已经到了“仙侠”或者说是“魔幻”的境界了,这种人到了金庸的武侠世界观里,就是无敌的存在,就算是段誉加上虚竹,也绝不是他的对手。

因此金庸对于后天龙时代的故事只是一笔带过,也就不难理解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