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爆发后,巴基斯坦使用从我国引进的歼-10C战机,击落了印度从法国引进的阵风战机,突显了歼-10C性能的优越性。这对已经决定从法国购买阵风战机的印度尼西亚产生了一定影响。早在印巴冲突爆发之前,印尼就决定斥资81亿美元,从法国购买42架“阵风”战斗机。
本次印巴冲突,阵风战机被歼-10C战机击落后,很多印尼人对购买法国阵风战机产生了质疑。比如一个印尼人表示,“作为一名印尼人,得知可以用性能更加优越的其他战斗机对抗阵风战斗机之后,我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正在购买阵风战斗机。”
阵风战机被歼-10C击落,以及很多印尼人表示质疑继续购买阵风,确实让印尼产生了疑虑。不过印尼国防部门,仍然继续支持购买阵风战机。那么印尼为何坚持购买阵风战机呢?其实国际上购买武器和普通人购买物品有着很大不同。普通人购买物品会考虑物品的质量和价格,而国际上购买武器,除了武器质量和价格外,还会考虑更多的附加价值。
印尼采购法国阵风战机并非单纯的武器交易,而是深化法国和印尼战略合作框架的一部分。印尼和法国达成阵风战机采购合同之后,法国向印尼承诺,将对印尼进行一定的技术转让和允许印尼本土化生产,这是我国给不了的。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技术转让与本土化生产。法国和印尼达成了81亿美元的阵风战机采购合同,法国做出了很大让步,同意对印尼进行一定的技术转让,部分战机零部件还将在印尼本土进行生产。法国同意将和印尼军工部门进行合作,给予印尼一定的技术支持,让印尼自己生产部分零部件,然后还将让印尼军工企业参与阵风战机的部分组装工作。
印尼发布的《2020-2024年国防工业政策》,一直强调提升军工自主化,法国的技术转让,有利于推动印尼军工自主化。法国还承诺,将为印尼提供长期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可以说法国是用技术换市场。
第二,历史和现实因素。军事技术属于我国核心技术,印尼历史上对华人并不友好,出现过多次排华行动。此外还有纳土纳群岛,距离我国南沙群岛仅500公里,距离马六甲海峡也只有600公里,扼守着南海前往马六甲海峡的航运要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印尼不断加强在纳土纳群岛的军事力量。
印尼在纳土纳群岛主岛建有拉奈空军基地,部署了战斗机,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南海西南部,和马六甲海峡东北部。印尼还在纳土纳群岛建有雷达监测站,可对周围200海里海域实施全天候监控。印尼计划将纳土纳群岛打造成印尼海洋战略的重要支点。为了配合新的战机部署,印尼还要在纳土纳群岛建设两座新的雷达站。这将进一步提升印尼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实力。
我国和巴基斯坦接壤,都和印度存在边境问题,拥有共同的利益基础。早在1962年中印战争之后,我国就和巴基斯坦进行了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合作。而印尼和我国的关系远远比不上巴基斯坦和我国的关系。因此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影响,法国同意给予印尼技术转让和本土化生产,我国是给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