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养肾之道,贵在调和,不在峻猛。肾气一伤,百疾随生;肾精若固,诸疾自愈。"——《仲景医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兴四方,民不聊生。无论贵胄将领还是平民百姓,多有肾精不固之症。有钱的富贵人家不惜千金求购虎鞭、鹿茸等名贵药材,穷苦百姓则自采山中草药熬制秘方,却鲜有效果,反倒使不少人病情加重。
南阳城东,一座竹林掩映的小院内,医圣张仲景正在为弟子讲解医理。他常告诫众人:"世人多贪峻补之效,却不知肾精不固根本不在猛药峻补,而在一味寻常之物调和阴阳。"
一味寻常之物?弟子们面面相觑。难道真有一种普通药材,能胜过那些名贵的虎鞭鹿茸?这又是何物?为何能让肾虚之人重获健康?




建安十五年春,南阳城外细雨绵绵。
张仲景的诊所内,年轻弟子赵明德匆匆走入内室:"恩师,外面有位从长安远道而来的彭将军,说是病重求医,还带了十余名亲兵随行!"
"彭将军?可是北征乌桓的那位?"张仲景放下手中的《本草》问道。
"正是,乃西凉刺史部下骑都尉,随军征战多年。"
张仲景点点头:"请他进来吧。"
片刻后,一位身着铠甲的魁梧将领被两名亲兵搀扶着走进厅堂。这位将军面色黯淡无光,颧骨突出,眼窝深陷,虽然看上去不过四十出头,却已如同年过花甲的老者。
"张神医,久闻大名!末将彭烈远,特来求医。"将军抱拳行礼,声音却虚弱无力。
张仲景连忙起身相迎:"彭将军不必多礼,请坐下详谈。"
彭烈远坐下后,深深叹了口气:"张神医,我这病已有三年。起初只是行军打仗后腰腿酸软,后来逐渐发展为头昏目眩,手足发冷,夜间小便频多。这几年来,长安、洛阳的名医我都求访过,吃了不少虎骨狼肾、鹿茸鞭胶,花费千金,却毫无起色,反而每况愈下。"
张仲景仔细给他诊脉,观察面色舌象,详细询问症状,然后轻轻点头:"彭将军确是肾精亏损,阴阳失调,但并非无药可救。"




"当真?"彭烈远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请神医速开良方!无论多么珍贵的药材,末将必竭力寻找。"
张仲景微微一笑:"《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将军之病,不在药之贵贱,而在对症与否。"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一位身着道袍的中年男子大步走入,手持一个檀木药箱:"仲景贤弟,别来无恙?听闻你在研究肾病之症,特来交流!"
"原来是孙兄!"张仲景起身迎接,"多日不见,近来可好?"
来人正是襄阳有名的道医孙玄远,深研道家养生之术,精通丹药炼制,人称"孙药王"。
孙玄远见厅中还有其他人,忙行礼道:"打扰了。"




张仲景摆手道:"无妨。这位是骑都尉彭将军,正为肾精不固之症求医。孙兄精通丹道,不妨一同讨论。"
孙玄远听后,也为彭烈远诊了脉,仔细询问症状,沉思片刻道:"彭将军之证,确是肾精大亏。我近日炼制了一味丹药,名为'紫金龙元丹',乃采天山雪莲、千年灵芝与七年野山参精华炼制而成,大补元阳,或可一试。"
说完,他从药箱中取出一个紫金小瓶,倒出几粒乌黑发亮的丹丸:"此丹炼制极其不易,需采三百六十五种药材,取天地之精华,日月之灵气,炼制四十九天方成。服之能使元阳大振,肾精充盈。"
彭烈远双眼一亮:"有劳孙道长!此丹可否让我一试?"
张仲景接过紫金小瓶,闻了闻,眉头微皱:"《金匮要略》言:'阴阳虚实,须明虚实。'彭将军服猛药多年未愈,为何还要重蹈覆辙?"




孙玄远不悦道:"仲景贤弟此言差矣。彭将军明显肾阳大虚,脉沉无力,不用峻补之品,如何恢复元气?"
张仲景不慌不忙地走到书架前,取出一卷医籍,翻到某处展示给他们:"肾有阴阳之分,非简单的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肾阴肾阳如同水火相济,互为根本。肾阴亏则阳无所附,肾阳虚则阴失所养。若只图一时之快,猛补阳气,反而耗损真阴,犹如抽薪取暖,终致火灭人寒。"
彭烈远恍然大悟:"神医一语中的!我每次服用那些剧烈之药后,确实短时间内精神振奋,但不久便口干舌燥,心烦意乱,难以入眠,翌日更感乏力。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阴损阳越发浮?"
"正是此理!"张仲景点头,"养肾之道,重在调和阴阳,固本培元,而非一味追求峻猛。否则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枯竭倒塌。"
孙玄远虽有不服,但也不得不承认彭将军的情况确实符合张仲景所言:"那依贤弟之见,该用何药?"
张仲景走到药柜前,取出一个青瓷罐子,打开后,里面是一些形状不一的淡黄色颗粒,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香气。
"此物乃治疗肾精不固的上品良药。"**张仲景取出一小块,放入银制茶碗中,注入热水,轻轻搅拌。片刻后,水色变成浅黄色,清香四溢。




"彭将军请尝一尝。"张仲景将茶碗递给彭烈远。
彭烈远接过,谨慎地品尝,表情渐渐舒展:"此药味道甘甜微涩,不似猛药那般苦不可咽。奇怪的是,才入口便觉一股暖流自下腹升起,徐徐流向四肢百骸,不急不缓,十分舒适。"
张仲景笑道:"此乃其精妙之处。它不像紫金龙元丹那般峻猛直接,而是温和持久,固本培元,阴阳兼顾,相得益彰。"
孙玄远好奇地拿起一小块细细观察:"贤弟,此物究竟是何药?我修道多年,炼丹无数,却从未见过这等物事。"
"此物名为..."张仲景刚要开口,却被一阵爽朗的笑声打断。
厅外走进一位身着锦袍的中年文士,气度不凡。
"卫大人怎么来了?"张仲景惊讶道。
来人拱手行礼:"在下卫思元,曾任南阳县丞。途经此地,听闻张神医正在为彭将军诊治,特来拜访。"
彭烈远仔细打量这位前县丞,只见他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举止从容,哪里像是上了年纪的人。
卫思元笑道:"其实在下两年前曾求医于张神医,当时病症与彭将军如出一辙,肾精大亏,诸药无效。幸得张神医用一味奇药相救,调养三月,病症全消,至今精力充沛!特来作证此方神效!"
彭烈远和孙玄远听了,都十分惊讶。
"实不相瞒,此药确有奇效。"卫思元继续道,"我服用后一个月,夜间小便已减;两月后,腰膝不酸,耳聪目明;三月后,即使连续批阅公文终日,也不觉疲惫!如今两年过去,骑马打猎毫不费力,比年轻时还要精神!"
"此物究竟是何神药?"彭烈远迫不及待地问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