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甘皙 通讯员 左永涛 王强平

5月15日,随着智能化生产线启动运转,中铁四局投资建设的安徽池州砂石料加工场正式投产。这座设计加工总量达200万吨的砂石料加工场,将为新建池州铁路专用线项目建设供应超95%的砂石骨料,以创新技术推动基建行业绿色转型,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项目位于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由贵池矿产品运输铁路专用线、池州江口港区铁路专用线组成。作为该铁路的核心配套项目,池州砂石料加工场占地45亩,通过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生产方式,突破传统建设模式。主破碎筛分设备及选粉设备均采用无基建或简易基础设计,极大节约了场地基建和设备安装时间。项目自2月11日进场以来,历时2个月完成场建并实现带料试生产,同时也可实现整体快速转场。

在加工工艺上,加工场采用砂石联产、干法制砂工艺,配置两条成熟整装破碎整形积木式生产线。生产线通过进料前的棒条+粗破后的除土筛两段筛分,有效除去母材中的杂质,保证成品质量;配备大功率整形制砂机,对碎石和机制砂进行整形,确保成品料针片状、压碎值不超标,级配合理;配备重力+风力选粉机,做到机制砂石粉含量可控。投产后,加工场主要生产5—16mm、16—25mm碎石和机制砂等产品,全面满足C50及以下强度等级混凝土用砂石料需求。


相较于传统砂石场,该加工场在环保效能、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上实现多维突破。加工场依托项目路基开挖料和隧道洞渣为原料,形成“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模式。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