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比较顺利,美国与伊朗就“德黑兰放弃谋求核武器,去除高浓缩铀库存,同意只将铀浓缩到民用所需的较低水平,并允许国际机构监督这一进程”达成了初步共识。作为回报,白宫将解除制裁。
很多分析人士说:伊朗服软了,特朗普很开心
美媒报道称,美国正在与伊朗进行认真的谈判,大多数需求都得到了满足。伊朗最高领袖的代表在接受美媒采访时明确表示:只要美国解除对伊朗的制裁,那德黑兰就会销毁已经提取的高浓缩铀,并承诺永远不制造核武器。
消息放出后,网络上炸开了锅,很多网友指责伊朗领导人软弱,不该这么轻易的对美妥协。在以色列攻势这么猛烈的背景下,若伊朗再服软,那前总统好不容易构建的“抵抗之弧”必将土崩瓦解。
更让那些坚持认为“中国、俄罗斯、伊朗”是对抗美帝霸权的“大三角理论”的网友感到心寒。他们痛批伊朗早已被美国渗透成“筛子”了,纷纷提醒伊朗领导人:在强权面前,妥协很可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还说:特朗普是一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今天签署的协议,明天就有可能找个理由反悔。如今的美国只是看起来吓人,纸老虎罢了——美军都无法彻底战胜也门胡塞武装,建议伊朗再坚守数年,等待曙光……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讲信用、喜欢退群、欺软怕硬、好大喜功,伊朗若再强硬一点,进一步倒向中俄,自身的安全保障不存在问题,这些点评没有什么不妥。但问题是伊朗已达到目的了,无需再拖延。
请网友们搞清楚:服软的不是伊朗,而是特朗普
南生提醒那些说伊朗服软的人去查询10年前的新闻,这是发生在2015年的事情,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经过长期的努力,并在中、俄、英、法、德等国斡旋下与伊朗达成了“伊核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伊朗停建重水反应堆,不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远低于武器级所需要的90%丰度,而且还承诺“低浓缩铀库存数量不超过300公斤”,也就是合约期内不制造核武器,并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
此外,伊朗还同意大幅削减“可用来制造浓缩铀的离心机数量”,并限制与之相关的科研活动,明确向国际社会表明:今后的核研究仅用于和平目的,未来可建设核电站,但绝不制造核弹。
作为回报,有关国家——不仅是美国,欧洲等国也同意取消对伊朗的制裁,而且还表示“不对伊朗追加新制裁”。2015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伊朗核协议,长达十年的伊朗制裁将被取消。
“伊核协议”,被国际社会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奥巴马政府的重要政绩之一。但特朗普上台后却认为这是“美国对伊朗的妥协,而不是伊朗在服软”,他坚决不允许他国占美国便宜,主动撕毁协议,打击伊朗。
是的,你没有看错!特朗普在他第一个任期的时候就已经喜欢撕毁协议了,即便当时的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都极力劝说特朗普,要求不要单方面撕毁协议。
三国一致认为维持伊朗核协议不仅对欧洲很重要,对美国也很重要。若特朗普有新的要求,英法德等国领导人愿意同伊朗协商,争取对原协议进行完善与补充。若粗暴地撕毁协议,再度制裁伊朗。
带来的结果只能是坚定伊朗领导人谋求核武器的决心。他们说的没错,当看到特朗普发起新的制裁后,当时的伊朗总统在2019年11月5日宣布重启铀浓缩厂的离心机,四年前签署的协议无效了。
伊朗总统在宣布重启离心机的同时还强调:“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恢复履行协议,取消制裁,那伊朗也会恢复履行承诺”。德黑兰的善意提醒,白宫显然没有听进去,接踵而至的是一轮又一轮的新制裁。
看到了吧,伊朗的诉求从来没有更改,只是要求美国取消制裁,获得经济与安全的保障——尝试制造核弹,就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既然目标从来没有变,伊朗对美国服软这一观点,如何站得住脚呢?
变的从来都是特朗普,他一开始看不上奥巴马政府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主动破坏了原有格局。在他又一次担任美国总统后,立刻宣布对伊朗施加新的制裁,看起来很坚决,似乎要大打一场。
不知什么原因,很快又同意与伊朗谈判,谈判过程似乎较为顺利——两国媒体爆料出来的内容基本与10年前的伊核协议相同,即同意了德黑兰的要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服软与妥协的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而不是别人。
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十年前,若美伊新协议再度签署,内容与媒体爆料的一致,只能说明美国的制裁失败了,伊朗的目的达到了。但即便如此,德黑兰也不能得意,因为白宫是善变的。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载、转发、评论、留言、分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