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姚媛媛
谁能想到,平日里,一个非常节俭,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普通人,竟然是骗取上千万元的诈骗犯?
日前,成都公安经侦部门公布了一起系列合同诈骗案的细节,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刘某,专门以租赁或出售加油站、加气站为由,通过伪造合同协议、营业执照及私刻印章等手段,截至案发,共骗取钱财3270万元。
5月16日,记者通过采访相关办案民警,对这起系列合同诈骗案,进行了一番了解,而刘某所营造出来的人设,也一步步崩塌。目前,检察机关在刘某余拒不认罪的情况下,以“零口供”已对其批准逮捕。
合同诈骗上千万元
他专门盯上这些公司“下手”
2024年,成都公安经侦部门成功破获刘某余涉嫌系列合同诈骗案,查封、扣押涉案资产2500余万元。
这起案件的起因,要从一起合同诈骗警情说起。
2021年4月至2023年1月,成都市多地公安机关先后对刘某余流窜实施的合同诈骗犯罪进行立案侦查。2024年5月,成都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提级办理后,迅速成立专案组,并于6月并案侦查。
期间,专案组询(讯)问涉案人员70余人,梳理分析涉案账户80余个、资金流水30余万条,查清赃款去向,取得关键证据。检察机关在刘某余拒不认罪的情况下,以“零口供”对其批准逮捕。
经查,2019年9月,刘某余在未取得成都市某加油站相关经营权及授权委托的情况下,向被害人陈某出示虚假的《授权委托书》,与其签订《加油站租赁合同书》,骗取陈某定金。
原来,在2021年3月,刘某谎称取得四川某能源公司股权及该公司名下加气站所有权的情况下,骗取湖北某石油公司租赁费。
2021年5月,他以同样方式与成都某石油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骗取该公司股权转让金。
2022年10月,使用已失效的《成都某加油站租赁合同》,谎称能将该加油站转租,骗取阮某某租赁定金。截至案发,犯罪嫌疑人刘某余以租赁或出售加油站、加气站为由,通过伪造合同协议、营业执照及私刻印章等手段骗取钱财3270万元。同时,其利用商业预付卡监管漏洞,用赃款购买多种预付卡后进行套现转移,形成资金流向的物理隔离,从而逃避追查。
警方披露涉案细节:
千万诈骗犯竟是“纯爱战士”
平时营造节俭人设
“这起案件涉及的被害人,多是经商多年的生意人。”为何老生意人会受骗?成都市公安局经侦支队二大队副大队长董磊介绍,刘某余心思缜密,善于用熟人关系介绍资源,增强对方的信任,降低警惕心,伪造一些协议和合同,对方看到白纸黑字,还以为是真的。
警方透露,犯罪嫌疑人往往通过朋友介绍,来接触受害者,但一些受害者们,并没有核实这些协议的真假,另外一方面,还存在贪图便宜的心理,导致被骗金额巨大。
记者了解到,虽然刘某诈骗了上千万元,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他营造出自己过得非常简单,甚至是节俭的形象,“点外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平时也没车没房。”那刘某的钱去哪儿了呢?警方披露,刘某在当时交了一个女朋友,大部分钱都转给这个女朋友,而这位女子的日常花费就比刘某阔气得多,“常常出入豪宅,平时也不工作,但就是不缺钱。”
警方提醒,合同诈骗作为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其危害不仅限于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对经济秩序、市场诚信体系造成破坏。
该案的成功侦破是成都公安经侦部门打击合同诈骗犯罪的一次重大突破,切实维护了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公安机关针对此案侦办中发现的商业预付卡中存在的监管漏洞,向有关部门发出了预警提示。
编辑 李 扬
责编 丁 伟审核 张菲菲
点亮♡,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