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街头积水没过脚踝,车辆熄火被困路中央。这是5月17日起新一轮强降雨的真实场景。西南气流与西风槽叠加,触发全省“暴雨模式”。
未来三天韶关清远等地持续强降水,局部或现大暴雨。17日中北部已现中到大雨,信宜北界镇雨量超200毫米。闷热天气下,雨水突至带来10℃以上明显降温。
市民体感从“蒸桑拿”直接切换到“凉爽模式”。气象部门紧盯南海热带扰动,或生成2号台风。台风路径复杂难测,恐叠加季风加剧降雨强度。
短时强降雨易致城市内涝,山区需防山洪滑坡。低洼住户提前备沙袋,车辆勿停地下车库避险。驾车遇积水勿强行通过,行人远离带电设施。
气象数据显示,今年“龙舟水”较往年偏早来袭。5月下旬至6月仍是强降水集中期,需长期警惕。
有市民疑惑,为何暴雨总在周末“扎堆”影响生活?
也有人担心,频繁极端天气是否与气候异常相关?
我个人认为,应对此类天气,提前防范是关键。城市排水系统面临考验,乡村防灾意识更需加强。
室内景点成雨天首选,博物馆科技馆人气升温。
户外作业者穿好防护装备,避免长时间淋雨受寒。儿童老人减少外出,家中检查电路燃气安全。
天气预警信息及时查收,别让疏忽埋下安全隐患。虽然降雨带来出行不便,但科学应对能降风险。
广东历年经历多次强降水,积累不少防灾经验。
此次天气变化提醒我们,敬畏自然才能守护家园。密切关注气象动态,每个人都是安全第一责任人。面对天气挑战,做好准备就能从容度过风雨。
记住,防灾意识强一分,安全保障多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