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老火车站要有大动作了?

早上威记坐公交车去西夏区拿粽子,在经过老火车站的时候,看着寂寥无人的站前广场,还有些感慨它的萧条落寞。结果在回程的时候,刷消息却看到“总投资1504.95万!银川火车站又有大动作!”这是要给老火车站焕新了吗?



在消息中,是这样写的:
站房外立面综合整治:外立面改造面积约4120㎡,门窗更换2060㎡。
广场改造工程:
1.改造广场:行车道沥青铺装1237㎡,广场花岗岩铺装13968㎡;
2.智能化停车场:私家车停车场花岗岩铺装、含智能化设施设备3196㎡,公交停车场岗岩铺装1860㎡;
3.公共交通设施:新建公交车站及出租车候车区377㎡;
4.小微公园改造:绿化工程6592㎡,植草砖铺装3421㎡,绿化灌溉工程维修改造10亩,公共卫生间改造95㎡;
5.其他设施设备:包括标识系统、环卫设施及太阳能路灯等。
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经审定,项目估算总投资1504.95万元,

确实称得上是大动作!按威记说,早该要有动作了!

说起银川的火车站,相信很多00后对这个老火车站是无感的。因为在他们记事起,应该没有从那里进站坐过或者少有从这里坐过火车的。他们更多的是记住了如今的这个新火车站(有人喜欢叫高铁站,可能是因为高大上和与时俱进),那才是他们的童年记忆。

而对于威记来说,对于老火车站感受要深和亲切一点。因为,当年威记第一次到银川,就是从这里出站的。可能也是因为这样,直到如今,威记对新火车站还是无感的,虽然也在那里坐过很多次火车回老家。



老火车站,应该可以算是威记对于银川的第一印象!一出站,公交车,中巴车,出租车,各式做生意的饮食车摊等,加上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熙熙攘攘的提着大包小袋的人流,衬以蓝天白云,直接颠覆了威记对于西北“荒凉”的认知。

最为深刻是接威记的朋友对于火车站造型的描述:“一根牙签穿个鹌鹑蛋”。冷不丁一看,还真像那么回事,这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想象力。

这座老火车站,也称“银川西站”(大概是因为它位于新火车站的西面而得名),建成于上个世纪的1988年7月,停运营于2011年12月。可以说,它见证了银川的跨世纪发展和新老交替的过程。

它停运营后,有关它的去留和用途,也一直是人们讨论的对象,大概有三种主流声音:

有人说应该把它和新站从地下打通一起联营,分担新站的压力和方便人们的出行。因为对于新市区的人们来说,老站停运后,想坐火车,非得穿过隧道过去,显得麻烦。

有人说应该把它给拆了,因为看着老破旧,影响市容市貌。

有人说应该把它改建成一个类似于展览馆(博物馆)的场馆。因为它对于很多老银川来说,承载的记忆实在是多,同时也是银川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实物见证。更是银川如今能看得到的为数不多的“历史”。



这座老站不是最老的,在它之前还有一个模样,可以说它是银川在新时代历史发展的起点。多少支宁人、知青通过包兰线来到宁夏,从这里下车,开启了他们的人生。这也是他们的省亲之路的起点。多少次拖家带口从这里上车回老家看看,维系着和老家的联系,它功不可没。

所以,这一次焕新,威记觉得应该不会这么简单。

因为如果只是为了老站站前广场显得好看,配得上城市的模样,意义不大。

所以,期待它能对站的内部也进行焕新,成为一处承载老银川记忆,和银川历史变迁的一个场所。

威记注意到,在消息中有一条“站房外立面综合整治:外立面改造面积约4120㎡,门窗更换2060㎡”不知道焕新的同时,能不能修旧如旧,保留外面的风貌?因为如果重新贴瓷砖(装饰),门窗也换成时尚的,那么那种历史感就没有了,和老银川的记忆也重合不到一起。

当然了,最后如何,只有拭目以待了。

威记也不知道自己在期待什么。因为很多时候期待和现实结果是两码事。

这里是宁夏!发现宁夏之美,感受宁夏之美!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宁夏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