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上空可不太平,立陶宛这小国愣是搞了个大新闻,直接不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专机飞过去,逼得人家绕了老远才到莫斯科参加俄罗斯的胜利日阅兵。这事儿一出,俄罗斯那边火气蹭蹭往上涨,外交部直接放狠话,骂立陶宛这是“令人愤怒”的挑衅。咱作为一个中国人,看这热闹也挺有意思,毕竟这背后是欧洲内部乱糟糟的关系,还有大国博弈的影子。

要聊这事儿,先得认识一下主角——塞尔维亚总统亚历山大·武契奇。这哥们儿1970年出生在贝尔格莱德,算是塞尔维亚政坛的老面孔了,2017年当上总统,2022年连任。他年轻时是个硬核民族主义者,后来慢慢变得务实,搞了个塞尔维亚进步党,喊着要加入欧盟,但又不想跟老朋友俄罗斯翻脸。这种“两头讨好”的策略让他在国际上挺显眼。

武契奇读的是贝尔格莱德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还去英国学了英语,口才不错,能说会道。早年他加入过激进党,90年代巴尔干那会儿,他立场强硬,甚至说过一些特别狠的话,比如针对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的言论,后来被翻出来挨了不少骂。

到1998年,他在米洛舍维奇政府里管过宣传,控制媒体那叫一个严,不少反对派报纸都被他关了。不过2000年米洛舍维奇倒台后,他看清风向,2008年搞了个新党,方向转了,开始推经济改革,想让塞尔维亚挤进欧盟。

当总统后,武契奇一边跟欧盟谈入盟的事儿,一边跟俄罗斯和中国保持联系。2020年疫情时,中国送疫苗,他第一个接手,国内支持率还涨了点。他这人挺会平衡,既不想得罪西方,也不愿丢了东边的老伙计。这次2025年要去莫斯科参加胜利日阅兵,就是他这种“骑墙”外交的体现——欧盟不乐意,他还是要去。



2025年5月6号,武契奇本来计划坐专机从贝尔格莱德飞莫斯科,参加5月9号的胜利日阅兵。这次阅兵是纪念二战胜利80周年,俄罗斯搞得挺隆重。原定航线要经过立陶宛和拉脱维亚领空,总共2200公里,3小时就能到。结果起飞前,立陶宛突然说“不让过”,理由是“技术和外交敏感性”。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也跟着关了空域,说是“政治敏感”。这下武契奇的计划全乱了。



没办法,塞尔维亚团队赶紧改路线,专机南下飞过保加利亚,再绕到土耳其、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最后才到莫斯科。这条路足足4500公里,飞了6个多小时,硬生生多跑了一倍的距离。5月7号晚上,飞机总算落地莫斯科,普京亲自接他,场面还挺热乎。武契奇后来接受俄媒采访时还开了个玩笑,说这趟比二战时丘吉尔的雅尔塔之旅还折腾,但为了历史纪念,他必须去。

立陶宛这边呢,总统瑙塞达出来解释,说禁飞是为了“安全考虑”。不过这话谁信啊?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冲着俄罗斯去的。立陶宛和拉脱维亚这些波罗的海国家,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后,跟俄罗斯关系就崩了,外交上早就降级。这次武契奇要去阅兵,等于在欧盟眼皮底下跟俄罗斯眉来眼去,立陶宛看不顺眼,直接拿飞机过境这事儿开刀。

俄罗斯这边反应可不小。5月7号,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开记者会,语气特别冲,说立陶宛这行为“令人愤怒”,是“对塞尔维亚主权的公然侵犯”。她还特意强调,俄罗斯和塞尔维亚的兄弟情不是谁想拆就能拆的。这话听着挺硬气,也是在警告立陶宛别太过分。

其实俄罗斯跟塞尔维亚关系一直不赖。历史上有东正教的渊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一直把塞尔维亚当小兄弟护着。这次武契奇不顾欧盟压力跑来阅兵,普京自然高兴,5月9号红场阅兵时还特意让武契奇站旁边,给了不少面子。阅兵后,普京还跟武契奇聊了聊,承诺加深合作,比如多卖点天然气,甚至可能给点军事装备。这摆明了是要拉塞尔维亚一把,也顺便给立陶宛这种小国一点颜色瞧瞧。



立陶宛这回拦飞机,表面上是跟俄罗斯过不去,其实背后有自己的算盘。这国家人口不到300万,国土也小,但地缘位置敏感,夹在俄罗斯和欧盟中间,安全感一直不太足。自从俄乌冲突爆发,立陶宛就站队特别明显,跟着美国和欧盟使劲儿反俄,驱逐大使、关领馆,啥招都用了。这次禁飞武契奇的飞机,一方面是想给俄罗斯添堵,另一方面也是在欧盟面前表忠心。

再说,武契奇要去阅兵这事儿,本来就让欧盟挺头疼。塞尔维亚是欧盟候选国,按理说得跟欧盟对俄政策保持一致,可武契奇偏不,硬要去莫斯科。立陶宛趁机跳出来,等于帮欧盟敲打了一下塞尔维亚,意思是“你别太嚣张”。不过这招也有风险,毕竟塞尔维亚不是小角色,立陶宛这么干等于主动挑事儿,后果不好说。



还有个细节,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也想去莫斯科,结果也被波兰和立陶宛拦了飞机。这说明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可能商量好了,一起给亲俄的领导人下马威。这种协调行动背后,估计有北约的影子,毕竟这些国家都靠北约撑腰。

武契奇跑去莫斯科,欧盟那边脸都绿了。5月10号,欧盟外交高官卡娅·卡拉斯发声明,批评塞尔维亚没跟欧盟统一立场,说参加阅兵就是在跟欧盟对着干。欧洲议会还通过了个决议,建议重新看看塞尔维亚的入盟谈判进度,觉得它在俄乌问题上的态度跟欧盟价值观不搭。

塞尔维亚想加入欧盟不是一天两天了,2015年就开了谈判,武契奇一直说这是国家目标。可他这回的举动明显让欧盟不爽,谈判估计得缓一缓,甚至可能加点苛刻条件。欧盟这边态度很明确:你想进门,就得跟我们一条心,对俄罗斯得硬起来。可武契奇偏不吃这套,他5月12号公开说,塞尔维亚会继续努力入盟,但不会牺牲国家利益。这话听着挺硬,可现实是,塞尔维亚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武契奇这趟莫斯科行,在塞尔维亚国内反响也不一样。5月11号,贝尔格莱德有人上街集会,高举“塞尔维亚自由”和“俄罗斯兄弟”的牌子,觉得武契奇硬气,不怕欧盟压力,挺民族主义的调调。特别是亲俄派,对这事儿拍手叫好,认为跟俄罗斯走近点能多拿点实惠,比如便宜的天然气。



但反对派就不乐意了。他们觉得武契奇这是瞎折腾,欧盟入盟是大事儿,经济靠西边拉动,亲俄只会把路走窄。有人还担心,这么下去塞尔维亚会被孤立,投资少了,日子不好过。两边吵得挺凶,社会分化更明显了。

俄罗斯这边肯定不会坐着看戏。普京跟武契奇聊完后,明确说要加深合作。能源上,俄罗斯是塞尔维亚天然气的大头供应商,可能会给点折扣稳住关系。军事上,之前就卖过防空系统,这次说不定再加点码。至于科索沃问题,俄罗斯在联合国一直帮塞尔维亚说话,这也是个筹码。

对武契奇来说,俄罗斯的支持挺重要。国内亲俄派高兴了,他的地位也能稳一点。可这也意味着跟欧盟的博弈更复杂,俄罗斯拉一把,欧盟就可能推一把,塞尔维亚的日子不好过。



这回立陶宛拦飞机,看似小动作,其实影响不小。首先,欧洲内部对俄罗斯的态度分歧更明显了。西边像立陶宛、波兰这些国家反俄反得厉害,东边像塞尔维亚、斯洛伐克还跟俄罗斯有点交情。这种裂痕短期内没法弥合。

对塞尔维亚来说,入盟路更难走了。欧盟可能会盯着它跟俄罗斯的关系,稍微亲俄一点就敲打一下。武契奇得使劲儿平衡,既保住国内支持,又不能彻底跟欧盟翻脸。他的外交手腕能不能玩转,决定了塞尔维亚以后咋走。

立陶宛这“危险首枪”也给自己惹了麻烦。俄罗斯记仇不是一天两天了,之后可能会在能源或者边境问题上找茬儿。北约虽然撑腰,但立陶宛这种小国真跟俄罗斯杠上,吃亏的还是自己。

长远看,这事儿是大国博弈的缩影。美国和北约想压俄罗斯,俄罗斯靠塞尔维亚这种国家撑场面。小国夹在中间,日子都不好过。未来几年,欧洲这盘棋估计还得乱一阵子。

武契奇这趟莫斯科行,胆子不小,巩固了跟俄罗斯的关系,可也让塞尔维亚在欧盟面前更孤立。立陶宛开这“首枪”,有点短视,逞了一时之快,后头麻烦不少。俄罗斯撂下重话,摆明了不服软,地缘政治这潭水是越搅越浑了。咱中国人看这戏,觉得挺热闹,也挺感慨——大国博弈,小国遭殃,历史老是这套路。你说武契奇这步走得值不值?塞尔维亚是该靠欧盟还是抱俄罗斯大腿?欢迎留言聊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