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提升应对重特大地震灾害的专业处置水平,在全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昌都市消防救援支队于5月13日至15日,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实战演习。演习期间,昌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应海亲临现场指导,达娃平措政委坐镇后方调度,李智欣支队长全程指挥。
以目标导向促能力提升。针对此次演习,支队前期专项研究准备工作方案,提前谋划、高位部署,在3月底下发支队2025年度地震灾害消防救援技术培训方案,抽调骨干组建教学专班,科学安排驻市区灭火救援力量,以组别和模块轮训方式扎实开展近两个月的专项训练,切实提升救援人员综合能力素质。支队相关业务科室主动担当、积极对接,为演习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问题导向促实战牵引。此次演习模拟昌都市某县突发地震灾害,震中建筑倒塌损毁严重,大量人员被埋压,部分地区道路、电力、通信中断。此次演习创新采用“桌面推演+实战演练”的模式,支队全勤指挥部“一部九组”分流程、设场景,将核心环节数次进行推演,并制定指挥架构、力量调派预案、通信保障方案、政工保障方案、战勤保障方案等制度方案,推演过程中不断优化程序,力求救援行动规范化、标准化。演习严格遵循“全要素、全流程”的要求,构设应急响应、集结出动、开路搭桥、前突通信、制图测绘、废墟搜索、综合营救、战勤保障等13项地震救援科目,累计调集36车、126名指战员、6条搜救犬,携行3600余件套器材装备和生活保障物资。
以结果导向促队伍发展。此次演习一方面系统检验支队地震救援专业队应急响应机制建设、装备携行标准制定、战术应用水平及协同作战能力,促进管理、搜索、营救、战勤、医疗各模块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为支队下一步的地震救援重型队建设计划提供支撑、做好铺垫。
通过此次拉动演练,进一步强化了全体指战员“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意识,检验了支队地震救援力量体系建设成效,下一步,昌都市消防救援支队将认真总结此次实战演练经验,固化工作机制,查找漏洞短板,完善方案预案,提升协同能力,全面做好大震巨灾的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内容来源:昌都市消防救援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