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委翁晓玲日前发文指出,史上最“独”、最“政治化”的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继发布不采认大陆十所知名大学的学历后,再度表态反对、甚至禁止台湾学校师生去大陆进行学术、教育和文化交流。
翁晓玲提到,赖日前接受《日本经济新闻》专访,谈到两岸议题时,才说要“与中国(大陆)建立彼此尊重关系,希望在对等与尊严基础,与对岸展开交流与合作,把对抗转为对话,封锁转为交流。”。但从郑英耀的表现来看,显然是很了解赖清德真正的心意,就是要把大陆当敌人,与大陆搞对抗、封锁,否则郑英耀怎敢将这样的话当耳边风?
翁晓玲指出,当日上午我质询 “陆委会”副主委沈有忠,他承认过去到大陆做学术交流时,曾多次接受落地接待和安排参访活动。我问他,他有因此被“统战”吗?他说自己没有,但认为其他人很可能有,因此要先预防。
我想不只是沈有忠,包括 “陆委会”主委邱垂正、“国安局”局长蔡明彦,过去担任公职前,都曾自己或带学生去大陆交流参访,接受主办方落地接待。
如果你们自认不会,那么就不要随便质疑别人。其他人的法治素养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会比你们差,甚至比你们更好。这些官员过去都是学者出身,怎么换了位置、就换了脑袋;拥有了权力,就成了滥权的腐化者,实在可耻。
蓝委翁晓玲质询台“陆委会”副主委沈有忠。(台媒)
翁晓玲表示,我同意两岸交流要建立在健康有序的基础上,但何谓“健康”、“有序”,赖清德当局的标准在哪?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国安局”、“陆委会”、教育部门应该要提出一套明确的标准,不然民众会无所适从、动辄得咎,莫名其妙就被指涉是叛台、触犯“国安法”或“反渗透法”,或是被扣上红帽子,变成XX同路人?
翁晓玲表示,赖当局现在的做法,达不成用他们的“反中”、“抗中”的目标,反而适得其反,会让岛内民众觉得民进党只会对内欺压善良百姓,真是没出息。
对此,有岛内媒体评论,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明言“不鼓励,甚至是禁止台湾师生赴陆交流”,搭配“陆委会”副主委沈有忠高唱“渗透校园说”,活脱是打压学术自由与交流的双人舞。民进党口口声声反对政治介入校园,如今却由教长亲自把政治打包送进校园。
荒谬的是,郑英耀一边大谈国际化、多元化,却独独封杀学校与全球最大中文学术体系的接触。这种选择性开放,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审查。
先不说大陆名校的学术水准在国际有一定地位,两岸学术交流有另一层目的,因交流而理解而产生善意,这是良性循环,教长偏偏要反其道而行,让两岸敌意上升,甚至让可以友善交往的年轻人最终可能敌对。
被指反对与大陆交流,满脑只有政治的教长说“这样的帽子我承担不起”;但郑英耀早就连学术的帽子都不戴了,只戴民进党的帽子。
来源:综合两岸媒体报道,本文由“郭茂辰海峡传真”公众号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