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沃土 振兴同行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上,静海区静海镇以“组团帮片、抱团发展”为纽带,凝聚高校、乡镇、村街多方合力,探索出了一条校地协同、驻村帮扶、法治护航的振兴新路径。近日,“青春沃土振兴同行”四方党建联建活动在静海镇大河滩村和花园村举行,来自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的师生走进田间地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此次活动由静海镇、区司法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和市教育招生考试院共同举办,通过分享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驻村帮扶和驻村选调生扎根田野的感悟体会、“法治+网格”矛盾化解新思路、青马班学员的乡村发展建议等经验和感悟,让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共同探索出“高校送智——政府搭台——乡村受益”的协同发展模式,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需求精准对接。


随后,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向大河滩村赠送了师生创作的书法作品,以墨香传递文化力量。到村任职选调生、南开大学校友张楠说:“从南开园到田野间,让我知道了田野是最好的课堂。乡村振兴的考卷,或许永远没有满分答案,但只要鞋底沾的泥土够厚,心头装的人够真,这堂‘乡土课’的学分,总能在阡陌之间慢慢攒够。”


期间,师生们来到花园村西塘庄园。在农耕墙前,天津观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茹开展“田间普法”,解读了《乡村振兴促进法》,让法治成为乡村振兴的“稳定器”。在劳动知识快问快答环节,市教育招生考试院相关同志巧妙将农业知识融入竞答。学生们争先举手答题,增长知识的同时,深化了对惠农政策的理解。


师生们还体验了农耕劳作的勤劳,大家在挥汗如雨中体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种“理论浸润+劳动磨砺”的育人模式,让抽象的国家战略化为具象的人生选择。学生们纷纷表示,毕业后要投身基层建设,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


从高校智库的智力输送,到驻村队伍的久久为功;从法治力量的精准滴灌,到青春热血的躬身实践,静海镇正通过“组团帮片、抱团发展”机制汇聚振兴合力,在这片青春沃土上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静海镇副镇长薛云斌表示,此次活动是多方共建长效机制的新起点。未来,通过四方共建将培育更多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新青年。


“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让青年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在多方携手之下,让‘智力下沉、法治护航、产业兴旺’的振兴画卷在静海大地徐徐展开。”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崔宇说。

来源:静海融媒




一键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