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协和医院误切梁启超右肾的医疗事故,如同一面魔镜,映照出中国医学百年沉浮的复杂面孔。
大家好,这里是天斗医号患者权利保护组。我是北京的医疗纠纷律师宋中清。
梁启超以生命为代价维护西医尊严,临终前仍写信告诫子女“科学无涯,莫因此失信心”。这位“饮冰室主人”的克制背后,是近代知识分子对现代性的悲壮托举——他照着、护着的不仅是协和,更是中国叩问科学精神的火种。
百年后的今天,协和却在另一种危机中失焦。前院长刘远立披露的“全国每年百万以上医疗事故致死”数据与现任掌舵者王辰“医疗是照护非服务”的论断形成刺眼对照,暴露出医患关系内核的异变。当“4+4”速成博士董袭莹娇嗔肖飞专家弃麻醉患者于手术台仍自辩医德时,梁启超当年维护的“科学信仰”已沦为权力镀金的工具。这种异变本质是将医疗行为剥离人性温度:王辰提出的“照护”论调若抽离服务本质,恰如将医生降格为技术官僚,而梁氏后人铭记的“饮冰室之护”,恰是医者对患者生命尊严的赤诚守护。
协和的困局折射出中国医疗体系的结构性裂痕。《民法典》颁布与《基本医疗法》实施五周年之际,需重审“诚信服务法魂”的立法精神——医疗诚信不是契约条款,而是生命所指。梁启超的肾脏、董袭莹的手术刀、刘远立的数据,共同指向医学伦理的终极诘问:当协和殿堂里“天才”与“败类”的界限愈发模糊,究竟谁在守护患者以命相托的信任?
百年协和的光环,不应成为逃避改革的庇佑所。唯有重拾“饮冰室主人”对科学的谦卑、对生命的敬畏,让民法典的诚信之光照亮每个手术室,方能在医患关系的废墟上重建医者感恩之仁心的圣殿。
感谢收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