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5月17日电 题:特朗普中东行的“生意经”
  新华社记者吴宝澍
  美国总统特朗普16日结束对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联酋的访问。此行期间,美国与海湾三国签署涉及军售、投资等一系列单子。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此行重点在于“谈生意”:在内政层面借此缓解共和党执政压力,在外交层面继续把安全和经济捆绑叫卖。至于伊核问题、叙利亚、巴以等中东国家关心的关键地区事务,几无进展。

      签单背后的利益捆绑

  特朗普访问期间,美国与海湾三国签署了一系列经济协议,涵盖国防、航空、能源、铝业等领域。
  美国分析人士解读,特朗普政府执政百日的民意支持率跌至近80年来美国历任总统同期最低,迫切需要利用这次访问敲定投资和采购协议,以此安抚美国民众的不满。
  同时,专家认为,从此行结果来看,特朗普政府谋求加强对海湾国家的“安全和经济捆绑”,以此不断汲取海湾国家资金。
  巴勒斯坦阿拉伯美国大学政治学教授阿姆贾德·阿布·伊兹说,特朗普政府试图以大规模军售和商业交易对伙伴国家施加影响。海湾国家资金雄厚、投资能力强,被特朗普视作获取利益的关键目标。
  山东师范大学中东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北平认为,美方此次签署的协议有两方面特点及谋划:一是军售金额大,目的是以提供安全保障的形式吸纳海湾国家巨额资金,用来增加美国军工产业的收入,同时巩固美方对地区安全的影响力;二是关键领域多,试图借外资提振美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能源、矿产、人工智能、高端制造业等关键领域为美国注资。

     匪夷所思的“和平努力”

  在地区事务上,特朗普在伊核问题和美叙关系上频频释放信号,但就加沙问题言及甚少。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仍然以谋取美国地缘政治利益为目的,难以获得地区认可。
  特朗普此行频频喊话伊朗,要求伊朗尽快与美达成核协议,否则对伊实施大规模“极限施压”。他13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说,如果伊朗拒绝美方提议,美国“会让伊朗石油出口变成零”。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14日回应,美国及其霸权政策是伊朗经济困境的根源,美国试图强加一个顺从美国的政权,这“违背伊朗人民的尊严”。
  美国时事评论员法里德·扎卡利亚指出,正是在特朗普的首个总统任期内,美国宣布退出伊核协议。现在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是,在当初制造问题之后又去解决问题、继而宣布自己成功重塑地区局势,这“实在匪夷所思”。
  访问期间,特朗普还高调宣布将解除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举既有迎合沙特等海湾国家的意图,也有为此访催生“成果”的心思。但美方解除制裁的过程可能十分漫长,具体方式也尚不明确。另有媒体报道,为换取美方解除制裁,叙利亚可能要与美方分享叙境内矿产开发权等利益。
  在备受关注的加沙问题上,特朗普此行着墨甚少,只是称美方将让双方“尽快结束战争”。就在他访问期间,以色列加大对加沙地带空袭力度,15和16日两天内造成超过250人死亡。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说,美方在加沙问题上的种种做法都不是出于道义考虑,而是以确保自身利益为前提。
  埃及阿拉伯及国际问题专家穆斯塔法·阿明指出,美国所谓“和平努力”的背后意图,仍是维系其霸权地位、扩大其经济和地缘利益,包括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