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狐文娱观察组
5月16日,2025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暨“海纳百川 情谊无疆”特别单元颁奖典礼,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顺利举行。当“爽文”“霸总”还在网文圈横冲直撞时,一部扎进国企改革泥潭的硬核作品《红炬》杀出重围,拿下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最具话题奖”。作者付强用53万字,把连城市锅炉厂从破产边缘拽进世界五百强的逆袭史,写成了一部国企版的《活着》。这书没穿越、没金手指,却让读者边骂“太真实”边熬夜追更,毕竟,谁敢说自己没在国企大院里见过几个“步云峰”?
国企题材的“硬骨头”与稀缺性:《红炬》的故事始于1987年,连城市工商局副队长步云峰被“发配”到濒临倒闭的市锅炉厂当厂长。这个25岁的愣头青,既要应付官僚主义的副市长丁奕辰的刁难,又要带着一群“等退休”的老工人搞技术攻关,还得在市场经济浪潮里和外资企业掰手腕。从仿制德国锅炉被骂“山寨货”,到自主研发挖掘机杀入国际市场,小说用183章的篇幅,把国企改革的阵痛、技术突围的艰难、工人命运的浮沉,掰开了揉碎了喂给读者。
这种题材在网文圈堪称“稀有物种”。现实题材虽火,但多数聚焦都市情感、悬疑刑侦,敢碰国企改革这种“硬骨头”的屈指可数。七猫总裁韩红昌说得直白:“现实题材难写,国企题材更难——要懂政策、懂技术、还得懂人情世故。”付强能啃下这块硬骨头,靠的是二十年编剧生涯的积累:他笔下锅炉厂工人为抢修设备睡车间、技术员为图纸熬到吐血、厂长为贷款喝到胃出血的细节,全是国企黄金年代的真实切片。
对比《大江大河》里宋运辉的“技术救国”和《大工匠》中钢铁工人的集体记忆,《红炬》更狠,它不避讳国企的“阴暗面”。小说里,锅炉厂为求生仿冒德国品牌、副市长为政绩强推“企业合并杀富济贫”、工人为保饭碗集体罢工……这些“敏感”剧情,恰恰戳中了国企改革的痛点:既要守住国家经济的命脉,又要在市场规则下“断腕求生”。
现实题材的“烟火气”与破圈密码:七猫这次大赛砸了112万奖金,上万部部参赛作品里,《红炬》能杀出重围靠的不是狗血剧情,而是“接地气的真实感”。比如步云峰上任后第一件事不是搞改革,而是借钱给工人发工资;技术科长宋子轩白天画图纸,晚上摆地摊养家;甚至厂里“刺头”老工人骂厂长“不懂技术瞎指挥”的台词,都像从90年代国企车间直接扒下来的。
这种“烟火气”正是现实题材爆火的关键。数据显示,2024年网文市场规模逼近3500亿,现实题材占比微乎其微,《无处遁逃》《西关小姐》等往届获奖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更是验证了“真实故事最能共情”的定律。而《红炬》的稀缺性在于,它把“大国重工”的宏大叙事,落地成车间里的一颗螺丝钉。读者看到的不是“伟光正”的英雄,而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人。
横向对比《大江大河》,《红炬》少了些理想主义,多了分挣扎。宋运辉在东海厂靠技术一路开挂,步云峰却得在官僚掣肘、资金短缺、工人质疑中“戴着镣铐跳舞”。这种“憋屈感”反而让故事更有张力:当步云峰吼出“国企不是唐僧肉”,当锅炉厂最终研发出自主品牌挖掘机,读者跟着热血沸腾,因为知道这些情节背后,站着无数真实的中国工程师和产业工人。
从网文到IP,现实题材的“破壁”之路。七猫这届大赛最狠的一招,是拉上百度短剧、爱奇艺等六大平台搞“IP联姻”,砸1.5亿开发微短剧。《红炬》这类国企题材虽不如甜宠、悬疑“好改编”,但它的优势在于“厚重感”。——车间里的机油味、下岗工人的泪与汗、技术攻坚的燃,都是影视化稀缺的“硬核素材”。
参考《大江大河》的成功,《红炬》若影视化,关键要抓住两点:一是“人味”,比如步云峰从官僚体系“空降兵”到工人兄弟“主心骨”的转变;二是“时代味”,90年代国企改制、WTO入世竞争、全球产业布局这些大事件,必须通过具体人物的命运来呈现。付强在小说里埋了不少“爆点”:锅炉爆炸引发舆论危机、工人为护厂与拆迁队对峙、核心技术被外资卡脖子……这些戏剧冲突,随便拎一条都能拍成高能剧集。
《红炬》的获奖,不仅证明现实题材能“叫好又叫座”,更撕开了网文创作的新口子。当越来越多的作者愿意沉到车间、田埂、边疆去写“人间真实”,或许我们离下一个《平凡的世界》就不远了。毕竟,这个时代不缺“造梦”的故事,缺的是让普通人照见自己的那面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