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标识,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新时代 新方志”为主题的“2025上海地方志论坛暨理论研讨会”16日在上海师范大学举办。
一年一度的“上海地方志论坛”是上海地方志系统宣传地方志法规的主体活动。每年的“地方志理论研讨会”是在全国地方志系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今年,论坛与理论研讨会共同举行,旨在纪念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发布19周年、《上海市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颁布14周年的同时,积极搭建研讨交流平台,努力实现地方志法治化建设和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邱新立围绕“地方志事业形势与任务”作主旨报告,他简要介绍了近些年地方志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取得的系列成果,同时对当前地方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详尽分析,强调要加强法治建设,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修订为契机不断推动依法修志、依法治志;要加强制度建设,与时俱进地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要加强理论建设,围绕“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新体例”做好理论研究和探讨;要加强质量建设,提高志鉴质量把控标准,打造高水平编纂队伍。
邱新立
云南省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赵增昆,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潘捷军,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守四,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巴兆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综合审判一庭审判长杜灵燕受邀担任主旨报告嘉宾,分别以《完善立法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在近代中国年鉴发展史上的创始地位与主体影响》《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进旧志研究性整理》《基于访谈的上海三轮修志探讨》《地方志在商标争议案件中的多维价值》为题作报告。
此次大会面向社会广泛征集主题论文、共收到论文148篇,经过专家评审,39篇入选,集结形成论文汇编。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青年工作者积极参与,市方志办翟辉、余璐、王师师,上海通志馆刘效红、乔志远均作为论文作者参加研讨。活动由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上海师范大学协办,上海通志馆、当代上海研究所、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地方志系统、有关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入选论文作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当代上海研究所相关人员等近100人参加会议。
闭幕式
原标题:《新时代如何书写“新方志”》
图片来源: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