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特朗普的这套操作套路一点不新鲜。

他表面上对中美声明点头称是,背地里却立马对其他国家换了脸。

先是放话,说美国不打算一个个谈判了,要搞个统一税率,省事儿。你看得懂的,不是什么外交手腕,而是他手里那本小算盘又在响了。

意思就是:以后谁想跟美国做生意,自己看着交税,不谈了,没时间也没心情。这个思路,很特朗普。

他一直不爱细抠流程,就图个简单粗暴。 但问题是,现在不是2016年了,全世界也不吃他这套了。



中美在日内瓦一谈完,那就是一个信号:美国说强也就强在嘴上,真对上,步子照样往后缩。

大家心里都明白,关键时候美国不会真杠到底。

你看欧盟、印度、日本,立马就调整策略,谁也不愿意再低声下气地凑上去求人谈判了。 说到底,特朗普那点极限施压的老手段,现在也没多大用了。

很多国家现在学聪明了。不是说他们有多强硬,而是看清了美国的虚张声势。

只要大家不怕被吓,就算不反击,做出点姿态也够让美方头疼半天。光靠“美国优先”的口号,现在已经唬不住人了。

再看美国这边,搞贸易战,谈协议,全靠财政部长、贸易代表这些人满地跑。

可是人手根本不够,连最接近达成协议的英国,到现在也还只是一个框架,细节都没敲。印度、欧盟、日本呢?

本来也是想快点谈完拉倒,但风向一变,立场就变硬了。

你说是因为爱国?不全是。

是因为中美联合声明这一下,让他们看到:原来不妥协也行,顶多就对几个月税,多出几个亿,撑一撑美国就退了。 现在就连欧盟也敢跟美国叫板了,说如果你跟我们谈出来的条件跟中国差不多,那你就等着我们反击吧。

这话要是几个月前说出来,估计都没人信他们敢这样。

但现在不同了。

形势明摆着,中美合起来把节奏打乱了,特朗普的剧本一下子演不下去了。 再说日本,一直是美国铁杆小弟,现在也开始摇摆。

他们不是不想谈,而是国内压力太大,加上中美谈判方向变了,他们不得不重新评估:是不是还要继续对美国这么低头?这个节骨眼上,硬是谈下几个条款来,不然怎么回去交代?

剩下像韩国这些,选举都没结束,谁有空管对美政策?再看看还在排队想谈的那些国家,一个个开始放缓节奏,没人再争着第一个上场。



反正特朗普这次姿态已经软下来,不必急着表现忠诚。

特朗普知道自己搞不定这些事,所以干脆“一刀切”出个统一关税方案。

听起来像是效率,其实是放弃细谈的意思。他不是不知道这招不靠谱,而是实在拖不起时间。

中期选举马上来,外交政策的脸面得顾着点,总不能在全球舞台上全线崩盘吧? 所以,他在打退堂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第一次是当初说对等关税结果迟迟推不出来,第二次是说进口一些刚需产品可以豁免,第三次就是中美的联合声明。现在又来个统一税率,这已经是第四次战略收缩了。

后面还有没有第五次、第六次?

八成有。

你细看这一连串操作,套路其实不复杂:先放狠话,造声势,再看反应,不行就退一小步。

等大家反应再慢半拍,他再硬一把。这种节奏,是在国内博眼球,对外营造强人形象,但全球贸易不是打牌,对手不傻,也不缺底气。

特朗普最大的问题是,他没耐心。

一场谈判坐不住三小时,怎么去拉一个几十年盟友谈条件?你看以前的美国总统,不管多强硬,谈判桌上都讲个“你来我往”。

特朗普不行,他想的是,一次性敲定全局,然后对媒体说“你看我搞定了”。

但现实告诉他,这事搞不定。全世界都不是等着给他面子的人了。

中美一联合声明,就像扔了个雷。不仅让其他国家看清了特朗普的底牌,也让美国自己开始怀疑:我们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走太远了?

这事对特朗普来说,不只是一个经贸问题。它关系到他的“强人”人设,如果全线让步,那以后谁还怕他?



可问题是,你不能一边想当铁腕总统,一边又怕局势失控,还想搞个大家都服气的方案,那是做梦。 最有意思的是,英国明明都退让成那样了,还只是勉强谈成了个框架协议。

这都搞不定,其他国家还会信他能管得住局面? 接下来几个月,估计还得继续收缩。

因为大家已经习惯了:只要团结点、硬一点,美国就不敢真动手。那时候,特朗普所谓的“一视同仁的公平”税率,就是个摆设。

总结一句话:特朗普想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复杂问题,但他不是在谈判,他是在拆自己的台。

中美联合声明只是个开始,后面更难的,还在后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