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宴会厅里,大红的"金榜题名"横幅下,觥筹交错,笑语盈盈。
今天是柳梦然的升学宴,她考上了北京大学,全镇都轰动了。
然而,坐在主桌的梦然,面对众人的祝贺,却如同戴着一副精致的面具,笑容得体却不达眼底。
当继父张明主动举杯,高声宣布"女儿学习这么好,都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严格管教"时,梦然的眼神突然变得锐利。
她缓缓站起,玻璃杯轻轻敲响,宴会厅顿时安静下来。
"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升学宴。"梦然的声音出奇地平静,"今天不仅是我升学的日子,也是我为自己讨回公道的时刻。"
01
梦然十岁那年,父亲因车祸离世,留下她和母亲柳芸相依为命。那时的家,虽然不富裕,却充满温暖。父亲生前是镇上小学的语文老师,总是耐心教导她识字读书,夸她是"最聪明的小姑娘"。
丧夫之后的柳芸,独自承担起抚养女儿的重担,在服装厂做工,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梦然明白母亲的不易,总是乖巧懂事,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梦然上小学五年级那年。母亲在厂里认识了张明,一个当地建材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半年相处后,母亲带着梦然搬进了张明的楼房。
"梦然,张叔叔对咱们很好,以后你就有爸爸了。"母亲握着她的手,满脸期待。
婚礼那天,张明笑容和蔼,对前来祝贺的亲朋承诺:"我会把梦然当成亲生女儿来疼。"他甚至送了一套精美的书籍作为见面礼,让梦然欣喜不已。
"看人家张明,事业有成还乐意接盘带孩子,柳芸这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气。"邻居们纷纷羡慕。
然而,表象之下的现实,却像一只潜伏的野兽,等待时机撕碎这虚假的和谐。
02
"考了98分,怎么不是100分?"这是张明看到梦然成绩单的第一句话。
刚开始,梦然还会辩解:"语文老师说这次考试全班最高分就是98。"
"那你为什么不能是第一个拿满分的?"张明皱眉,"我养你不是让你给我丢脸的。"
这样的对话在梦然的成长过程中不断重复。无论她取得怎样优异的成绩,在张明眼中永远是"不够好"。而母亲总是在一旁默默劝她:"听爸爸的话,他是为你好。"
升入初中后,梦然的生活变成了两个世界。在学校,她是老师眼中的优秀学生,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回到家,等待她的则是一连串的挑剔和指责。
"看看你写的什么字,歪七扭八,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小学生。"
"吃饭就知道狼吞虎咽,一点淑女样都没有。"
"就你这样,别说北大清华,普通大学都够呛。"
这些话语如同锋利的刀子,一点点割裂梦然的自信和快乐。但更令她绝望的是,母亲从最初的犹豫辩解,到后来的沉默附和,最终完全站在了张明一边。
"梦然啊,你爸爸工作那么辛苦,脾气不好是难免的,你要理解他。"
入夜,当房门关上,梦然把脸埋在枕头里无声啜泣。她想念那个会夸她"最聪明"的亲生父亲,也怀念那个会在她睡前讲故事的、尚未改嫁的母亲。
03
张明的控制逐渐从学习成绩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初一那年夏天,同学小雯邀请梦然去她家玩耍,张明断然拒绝:"学习不好,还想着玩?"
"可是我这次期末考试班上第一名..."梦然小声反驳。
"第一名?"张明冷笑,"你数学才考了95分,比满分差了5分,有什么好得意的?"
梦然低下头,不再说话。久而久之,她几乎不再提出任何与同学交往的请求,社交圈越来越窄,最终只剩下学习这一条窄路。
晚上十点半,是张明规定的熄灯时间。但梦然常常借着微弱的手电筒光亮,躲在被窝里继续做题、阅读。这成了她生活中为数不多的自主时光。
"梦然,你放学怎么又去了图书馆?"有一次,母亲担忧地问。
"妈,学校图书馆安静,我可以多做一些题。"梦然没说的是,图书馆成了她逃避家庭压力的避风港。
在张明眼中,梦然的一切都是有问题的。她安静,是"不会交际";她勤奋,是"没有效率";她得奖,是"运气好";她偶尔失误,则是"本性暴露"。
最令梦然心碎的是,每当张明批评她时,母亲总是沉默。偶尔,母亲会在张明不在家时,偷偷塞给她一些零食或是小礼物,但从不敢公开支持她。
"妈,他为什么总是这样对我?"十四岁的梦然终于忍不住问道。
"他是男人,脾气大点正常。你爸爸其实是爱你的,只是不善表达。"母亲轻声安慰,眼神却飘忽不定。
"他不是我爸爸!"梦然第一次爆发,"我爸爸从来不会这样对我!"
这句话换来的是母亲的一记耳光,以及之后三天的冷战。
04
从那以后,梦然学会了在家中保持绝对的沉默和服从。她把所有的委屈和不满都咽下去,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绩单上的分数成为她唯一能够证明自我价值的途径。
张明的苛责不仅限于言语。初二那年冬天,梦然因为感冒发烧到38.5度,请假在家。张明下班回来,看到她躺在床上,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装病逃课?"他冷冷地说。
"她真的发烧了,我带她去医院量过体温的。"母亲急忙解释。
张明不由分说,拽着梦然的胳膊把她从床上拖起来:"学习这么差,还有脸生病?给我去书房写作业!"
那天晚上,梦然强忍着头痛和高烧,在书桌前坐到了深夜。第二天,高烧转成了肺炎,不得不住院三天。这段经历像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深深刻在她的记忆中。
母亲在张明的淫威下,逐渐失去了为女儿辩护的勇气。有时,为了讨好丈夫,她甚至会主动批评梦然:"你看看你,怎么又惹你爸爸生气了?就不能乖一点吗?"
梦然明白,她在这个家中,只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外人。十五岁生日那天,她许下的唯一愿望是: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个家,再也不回来。
05
高中三年,是梦然人生中最艰难却也最坚定的时期。她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仿佛这是唯一的救赎。
"北大学费一年多少钱,你知道吗?"张明在一次家庭聚餐上突然问道。
"大约5000到8000元。"梦然轻声回答。
"那你觉得你配得上这个花费吗?"张明冷笑,"就你这成绩,考个三本就不错了。"
梦然没有反驳,但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北大,不仅为了证明自己,更是为了逃离这个家。
高考前夕,张明的阻挠变本加厉。他时常在客厅开着高音量电视,无视梦然的复习需求;有时深夜故意制造噪音,影响她休息;甚至在重要模拟考前,以"家庭聚会"为由强行要求她陪同出席,导致她精神疲惫。
一次,梦然实在忍无可忍,对母亲哭诉:"妈,我真的需要安静复习,高考就剩三个月了。"
"你爸爸工作压力大,回家看电视是他唯一的放松。"母亲低声道,"你可以去你房间戴耳塞啊。"
这一刻,梦然彻底绝望了。她意识到,在这个家中,她永远不会得到理解和支持。
然而,逆境往往孕育出最坚韧的力量。梦然开始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复习,深夜十二点才休息。她把课本带到公园、图书馆,甚至学校的楼梯间,只为寻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张明看到她的努力,嘲讽道:"装什么努力样,不过是为了引起注意罢了。"
梦然不再辩解,只是默默在心里记下这句话,让它成为她坚持的又一个理由。
06
高考前的最后一个晚上,梦然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望着星空许下承诺:"爸爸,如果你在天上看着我,请给我力量。我会考上好大学,然后永远离开这里。"
奇迹般地,高考那两天,张明竟然没有像往常一样刁难她。他甚至主动提出开车送她去考场,这让梦然颇感意外。
"考不好就别回来了。"下车前,张明留下这句"鼓励"。
三天后,高考结束。梦然走出考场,长舒一口气。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她尽力了。
成绩公布的那天,学校老师亲自打电话到家里:"恭喜啊,梦然考了全市第三名,超出一本线137分,北大稳了!"
电话那头,张明的语气首次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家闺女就是争气!"
接下来的日子,梦然惊讶地发现,张明对她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他开始在亲戚朋友面前炫耀"女儿多么优秀""都是他严格教育的结果",甚至主动提出要办一场盛大的升学宴,邀请全镇的亲朋好友和有头有脸的人物共同庆祝。
"不用了吧,我不喜欢太铺张。"梦然婉拒。
"怎么能不办?这是我们家的荣耀!"张明坚持道,眼中闪烁着梦然读不懂的光芒。
母亲也一改往日的沉默,兴奋地筹备起来:"梦然,妈真为你骄傲。这么多年,你爸爸的严格教育总算没白费。"
听到这话,梦然只是苦笑。她心里明白,张明突然的热情背后,必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果然,很快她就发现,张明已经开始向亲友借钱,美其名曰"给女儿准备大学费用"。
升学宴定在了八月中旬,地点选在镇上最高档的酒店。张明广发请柬,连镇长和几位当地企业家都在邀请之列。他甚至给梦然买了一条价值不菲的连衣裙,要求她当天必须穿上。
"你终于知道为家里争光了,爸爸很欣慰。"张明拍着她的肩,语气中满是得意。
梦然低头,不置可否。她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坚定——是的,升学宴她一定会参加,但绝不是以张明期望的方式。
从被录取通知书那天起,梦然就开始了她的秘密计划。每当张明和母亲不在家,她就偷偷翻找家中可能存在的证据。在她的床垫下,藏着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十年来张明对她的每一次伤害。
距离升学宴还有一周时,梦然独自一人去了趟市里。当她回来时,手中多了一个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她花费半年积蓄请律师和医生准备的材料。
"为什么突然要换发型?"母亲看着梦然剪短的头发,疑惑不解。
"新的开始,新的形象。"梦然微笑着回答,眼中却藏着无人能懂的决心。
升学宴如期举行,张明站在门口,一脸春风得意地迎接每一位宾客,嘴里不断重复着"都是严格管教的结果"、"再不听话的孩子也能考上北大"等炫耀之词。母亲柳芸则安静地站在一旁,为丈夫递上香烟和酒杯,脸上挂着谦虚而骄傲的笑容。
宴会厅布置得金碧辉煌,"金榜题名"、"龙凤呈祥"的红色横幅交错悬挂。主桌上,梦然穿着张明买的新裙子,面带微笑接受着宾客的祝福,看起来与平日判若两人。
"来,大家举杯,敬一敬我的好女儿!"张明满脸红光地站起身,高举酒杯,"梦然能有今天,全靠我这个当父亲的言传身教啊!从小我就对她要求严格,这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掌声雷动,觥筹交错。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升学庆典时,梦然突然站了起来。她拿起话筒,平静地说道:"谢谢大家来参加我的升学宴,今天不仅是升学宴,也是讨回公道的时刻。"
说着,她从座位旁的背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
张明突然大步冲向梦然,伸手就要抢夺那个信封。梦然迅速后退一步,打开信封抽出一份文件,高高举起。
当梦然缓缓展开文件的第一页,宴会厅里所有人都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