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资料
本文改编自真实事件,为保护相关人物隐私,文中人名和部分细节已经过修改处理。文章仅供阅读参考,切勿模仿文中的极端行为。若读者发现类似情况,请理性处理并寻求专业帮助。
我妈为情杀死爸爸,20年后我准备复仇时,看到情夫是谁后,我愣住了。
手中的刀反射着冷光,我站在那扇熟悉的木门前,手指微微颤披。二十年的恨意在这一刻凝聚成了尖锐的刀锋。
我的母亲曾在这扇门后杀死了我的父亲,只因为她深爱着另一个人。今天,我要为父亲复仇,杀死那个毁了我家的情夫。
当我推开门,看清屋内那个人的脸时,我的刀掉在了地上,整个人如遭雷击......
01
我叫林志强,今年28岁。
我这一生中有两个最难忘的夜晚。第一个是我8岁那年的除夕夜,血腥的场景成了我童年的终结;第二个是昨天晚上,我发现了一个足以颠覆我整个人生的秘密。
那年除夕,本该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我穿着新衣服,坐在沙发上等着看春晚,盼着大人们发压岁钱。母亲在厨房里忙碌,香味不断飘出来。父亲却一直没回家。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我问。
母亲杨兰停下手里的活,脸上的表情很奇怪,既有焦虑又有愤怒:"他说今天加班,应该快回来了。"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以为是父亲回来了,兴奋地跑去开门,可站在门口的却是父亲的同事王叔叔。他脸色凝重,和母亲低声说了几句话。
母亲的脸一下子变得苍白,她急匆匆地对我说:"志强,你在家看电视,妈妈出去一下,很快就回来。"
那一晚,我等啊等,春晚都结束了,母亲和父亲都没有回来。直到凌晨,门外传来嘈杂的声音,我打开门,看到几个警察押着我的母亲。她的衣服上有血迹,眼神空洞,像是丢了魂。
"林志强,是你妈妈吗?"一个警察问我。
我懵懂地点点头。
"你爸爸出事了,你妈妈..."警察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我明白了什么。
那一刻,我的童年结束了。
02
母亲被判了无期徒刑。庭审中,我坐在旁听席上,听着检察官冷静地陈述案情:杨兰与丈夫林建国因感情不和,产生矛盾。除夕夜,林建国下班后去酒吧喝酒,杨兰找到他,两人发生争执,杨兰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林建国刺伤,导致其失血过多死亡。
法庭上,母亲始终低着头,不发一言。直到法官问她为什么杀害丈夫,她才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中满是痛苦和歉意。
"我恨他,"她说,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他背叛了我,背叛了这个家。"
我不明白什么是"背叛",但我明白父亲永远不会回来了,而母亲也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法庭上,我是唯一的亲属。没有人愿意收养一个杀人犯的孩子。我被送进了福利院,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在福利院的日子并不好过。其他孩子知道我的身世后,都躲着我,仿佛我身上带着某种可怕的东西。老师们虽然表面上和蔼,但眼中的怜悯和警惕却让我感到刺痛。
"杀人犯的儿子,会不会也有暴力倾向?"
"可怜的孩子,带着这样的原罪长大。"
我听到他们在背后这样议论我。
就在我以为自己将在福利院长大时,一个叫李志明的中年男人出现了。他说他是父亲的远房亲戚,愿意收养我。福利院几乎没有调查就答应了,似乎迫不及待地想把我这个麻烦甩出去。
李志明带我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给我安排了新学校,还给我买了新衣服和玩具。他告诉我,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可以重新开始。
"你可以叫我爸爸,"他说,"我会照顾你长大。"
我没有叫他爸爸,但他并不介意。他尊重我,给我足够的空间,从不强迫我做任何不愿意的事。渐渐地,我开始接受这个新家庭,接受李志明作为我的养父。
03
李志明是一位企业中层管理者,工作稳定,收入不菲。他为人低调,很少谈论自己的过去。我只知道他四十多岁,离过婚,没有孩子。他从不提我的亲生父母,仿佛他们从未存在过。
在李志明的抚养下,我慢慢走出了阴影。学习成绩优秀,考上了重点大学的法律系。我想成为一名律师,也许是为了理解那场改变我命运的审判,也许是想帮助像我母亲那样的人。
大学毕业后,我进入了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工作。生活看起来步入了正轨,我几乎要忘记那个血腥的除夕夜了。
直到三个月前,母亲的一封信打破了平静。
"亲爱的志强:
妈妈知道给你写信是自私的,但我时日不多了。医生说我的癌症已经扩散,最多还有半年时间。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我想告诉你真相。你父亲的死不像表面那样简单。那晚,我确实杀了人,但一切都因为那个人。他毁了我们的家,也毁了你的童年。我不求你原谅,只希望你能知道真相。如果你愿意,请来见我最后一面。
—— 妈妈"
看完信,我的手在颤抖。二十年来,我第一次听说父亲的死与"那个人"有关。我一直以为母亲是因为和父亲吵架才失手杀人的。
几天后,我请了假,去了母亲服刑的监狱。二十年没见,母亲已经完全变了样子。曾经美丽的脸上布满皱纹,乌黑的长发变成了灰白色,只有那双眼睛还和记忆中一样,充满了对我的爱和愧疚。
"志强,你来了。"她声音有些颤抖,想伸手摸我的脸,却被玻璃隔板挡住了。
"妈,信上说的那个人是谁?"我直接问道。
母亲的眼神闪烁了一下,似乎在犹豫是否要告诉我真相。
"孩子,有些事知道了反而会痛苦。"
"我有权利知道真相,"我坚持道,"二十年了,我一直以为你是因为和爸爸吵架才..."
"不是那样的!"母亲突然激动起来,"你爸爸不是个好人,他出轨了,还带着那个人回我们家,就在你上学的时候。我发现后,他不但不认错,还威胁要带走你,不让我见你。那晚,我去找他理论,他喝多了,动手打我...我只是想保护自己..."
她说话断断续续,情绪激动,监狱的警卫走过来提醒探访时间快到了。
"那个人是谁?"我追问。
母亲摇摇头:"别问了,知道了对你没好处。"
"妈,我需要知道真相。"
她沉默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去找王海,他当年是你爸爸的同事,他知道一切。"
探访结束后,我立刻开始寻找这个叫王海的人。父亲生前在一家国企工作,我联系了几个他的老同事,终于在一次退休职工聚会上找到了王海。
04
王海已经六十多岁了,退休后住在郊区的一栋小楼里。当我自我介绍说是林建国的儿子时,他明显吃了一惊,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林建国的儿子?你...你找我有什么事?"
"我想知道我父亲死前的事,听说您和他关系不错。"
王海邀请我进屋,倒了杯茶,显得有些紧张。"都过去二十年了,提这些干什么?"
"我母亲快不行了,临终前想知道真相。"我撒了个谎。
王海叹了口气:"你母亲当年也是被逼的。你父亲...他不是个好东西。"
他告诉我,父亲生前有很多情人,经常出去鬼混。母亲多次抓到他出轨,但他总是口头认错,行动不改。那年除夕,父亲本该陪家人过年,却和别人在外面喝酒。母亲找到他们,当场发生争执。
"你父亲酒后动手打了你母亲,她是正当防卫过当。可惜当时没有取证,律师也不给力,才判了那么重。"
"那个人是谁?"我问。
王海的表情变得古怪:"这个...我也不清楚。你父亲的交际圈很复杂,我记不清了。"
我感觉他在隐瞒什么。
离开王海家后,我更加困惑了。如果母亲只是正当防卫过当,为什么要判无期徒刑?如果那个人只是个普通角色,为什么母亲和王海都如此忌讳提起?
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自己的调查。我申请查阅了父亲案件的卷宗,发现里面有很多疑点。比如,案发现场除了父亲和母亲的指纹外,还有第三个人的指纹,但警方并没有深入调查。再比如,法医报告显示父亲身上有多处刀伤,其中致命伤在背部,这与母亲描述的正当防卫情景不符。
我越调查,越觉得这个案子不简单。父亲的死似乎涉及到某种隐秘,而母亲宁愿背负杀人的罪名也不愿揭露这个秘密。
05
在翻看父亲的遗物时,我发现了一本旧日记本。日记断断续续,记录了父亲生前的一些想法和活动。大部分内容平淡无奇,但有几页引起了我的注意。
"今天又见到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必须做出选择。"
"听说有人怀孕了,要我负责。我该怎么办?如果杨兰知道了..."
"事情越来越复杂,我感到害怕。如果真相被揭露,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一条日记写于父亲死亡前一周:"有人威胁我,说要把一切都告诉杨兰。我必须找个机会谈谈,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这些模糊的记录让我更加困惑。父亲日记中提到的事情是什么?谁在威胁他?为什么父亲感到害怕?
我决定再去见母亲一次,希望她能告诉我更多。
这次见面,母亲的状况明显更差了。她瘦得只剩皮包骨,说话时常常喘不上气来。
"妈,我看了爸爸的日记,"我直截了当地说,"他提到有人威胁他。这和他的死有关系吗?"
母亲明显震惊了,她没想到我会找到父亲的日记。
"志强,有些事情不知道比较好,"她轻声说,"让过去的事过去吧。"
"不,我需要知道真相,"我坚持道,"爸爸是被你杀的,还是被别人杀的?如果是别人,为什么你要承担罪名?"
母亲长久地沉默着,眼中泪水滚落。最后,她艰难地开口:"我杀了他,但不是你以为的那样。那天晚上..."
她的话被一阵剧烈的咳嗽打断。监狱医生匆忙进来,示意探访结束。母亲被带走前,塞给我一张纸条:"如果你真的想知道真相,去找李志明。他知道一切。"
我愣住了。李志明?我的养父?他怎么会和这件事有关系?
回家路上,我心乱如麻。李志明一直对我很好,没有理由怀疑他。但母亲临终前的话不可能是无的放矢。我开始回忆与李志明相处的点点滴滴,试图找出蛛丝马迹。
我想起李志明从不谈论自己的过去,也从不提起我的亲生父母。他收养我的原因也很模糊,只说是父亲的远房亲戚,但从未具体解释过两人的关系。更奇怪的是,每年父亲的忌日,他都会默默地点一支香烛,却从不带我去扫墓。
种种疑点让我决定进一步调查李志明的背景。我悄悄查看了他的证件和文件,发现他在收养我前,曾在父亲工作的同一家国企任职,而且是父亲的直接上级。这个信息让我震惊不已。李志明从未提起过他认识我父亲,更不用说是他的上级。
为什么他要隐瞒这些?他和父亲之间,以及和母亲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06
我没有直接质问李志明,而是决定先了解更多。我找到了父亲的另一位老同事张明,他比王海更健谈,也更愿意分享过去的事。
"你父亲和李志明的关系很复杂,"张明说,"表面上是上下级,私下里有些过节。"
"什么过节?"我追问。
"这个嘛..."张明有些犹豫,"传言说,你父亲在公司里有些不正当关系。当时闹得很凶,差点影响到工作。"
这个信息让我更加困惑。父亲在公司的不正当关系,与李志明收养我之间,有什么联系?
我继续打听,得知父亲确实在公司有些不良行为,经常利用职务之便接近某些人。
"你父亲死后不久,公司里有几个人就离职了,据说是不堪流言蜚语。后来听说去了外地,再没有消息。"张明说。
时间线开始显得扑朔迷离:父亲有不正当关系,李志明发现后做了什么,父亲被杀,李志明收养我...这一切似乎有某种联系,但我还缺少关键的线索。
我决定寻找更多相关人员。通过社交网络和人际关系,我终于在一个南方城市找到了当年与父亲有关联的一个人。此人现在改名换姓,在一家私立学校工作,独居,生活低调。
当我站在这人家门口时,心跳加速。这个人,可能知道父亲死亡的真相,也可能是导致一系列悲剧的关键角色。
对方并不惊讶见到我,似乎已经预料到有一天我会来找。
"你长得很像你父亲,"对方说,声音平静,"我一眼就认出你了。"
"你知道我父亲的死是怎么回事吗?"我开门见山地问。
对方的表情变得复杂:"我知道的不多。我和你父亲确实有过一段关系,但在他死前,我们已经断了联系。"
"为什么断联系?"
"因为我发现事情比想象的复杂,"对方苦笑道,"你父亲同时和多人保持关系,甚至涉及到一些不该涉及的人。"
"涉及谁?"
对方摇摇头:"不重要了。总之,我和他断了联系后,他很生气,威胁要把一切都说出去。我当时很害怕,但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了那个环境。就在这期间,你父亲出事了。"
"李志明知道这些事吗?"
"他应该知道一些,但不确定知道多少,"对方回忆道,"他当时表现得很平静,似乎早有预料。他说'一切都结束了',然后就投入到工作中。后来听说他收养了你,我还挺惊讶的。"
对方的描述让我更加迷惑。如果李志明对父亲有恨,为什么要收养我?如果他与父亲的死有关,为什么要冒险接近我这个潜在的威胁?
07
回到家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李志明这二十年来的所作所为。他给了我温暖的家,良好的教育,从未亏待过我。如果他真与父亲的死有关,为什么要对我如此好?是愧疚,还是另有目的?
我决定直接面对李志明,问出真相。
那天晚上,我在李志明下班回家后,主动提起了这个话题。
"爸,"我很少这样称呼他,今天却特意这么做,"我去看望了亲生母亲。"
李志明的表情变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平静:"她还好吗?"
"不太好,癌症晚期了。"
"节哀。"他简短地说。
"她告诉我一些关于父亲死亡的事,"我观察着他的反应,"她说你知道真相。"
李志明的手微微颤抖,茶杯里的水晃动着。"她这么说?"
"是的。我还知道你曾是父亲的上级,这些你都没告诉过我。"
长久的沉默后,李志明终于开口:"我本想等你再成熟些再告诉你。既然你已经知道了这么多,那就应该知道全部真相。"
他站起身,走向书房,我跟在后面。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一个旧皮箱,打开后,里面是一堆发黄的文件和照片。
"这些是我收集的关于你父母的资料,"李志明说,"包括一些警方没有的证据。我一直保存着它们,等待合适的时机告诉你真相。"
我翻看着这些材料,发现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实。父亲不仅有不正当关系,还涉及到其他复杂的事情。其中,有一份私家侦探的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父亲的各种行为,包括时间、地点和相关人员。
"你雇人调查我父亲?"我惊讶地问。
"是的,因为我怀疑一些事情。"李志明平静地回答。
我继续翻看,在一沓文件中,发现了几张照片和一些报告,内容令我心跳加速。这些证据揭示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线索。
李志明注意到我的表情变化,轻声说:"现在你明白了吗?事情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那晚,发生了很多事情,不仅仅是你母亲描述的那样。"
我的头脑一片混乱,无法完全消化这些信息。这些材料显示,父亲的死可能涉及多方人员,而真相与表面的案件描述大相径庭。
"这些年,我一直在调查你父亲的死因,"李志明继续说,"我相信事实并不如法庭上呈现的那么简单,但证据不足,我无法证明。"
"那你为什么收养我?"我问出了最困惑我的问题。
李志明看着我,眼中有复杂的情感:"因为我对这个案子有责任感,也为你感到遗憾。你是无辜的,不应该为大人的错误付出代价。"
他的话没有解答我的疑惑,反而带来了更多问题。李志明与这个案子到底有什么关联?他知道什么我不知道的事情?
疑问越来越多,我决定再次尝试见母亲,希望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光,能够得到全部的真相。然而,当我再次去监狱时,却被告知母亲已经被转移到监狱医院,病情恶化,不能接受探视。
我急切地想要了解真相,却感到真相离我越来越远。就在我束手无策之际,意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
08
那是一封没有署名的信,信封上只有我的名字和地址,没有寄件人信息。打开后,里面只有一张纸条和一把钥匙。纸条上写着:"北站附近的老城区,红砖楼609室。如果你想知道真相,明晚八点去那里。别告诉任何人。"
我不知道这是谁寄来的,也不确定这是否是个陷阱。但对真相的渴望压倒了一切顾虑。
第二天晚上,我独自前往那个地址。红砖楼是一栋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老式公寓,没有电梯,灯光昏暗。我走上六楼,找到了609室的门,用钥匙打开。
房间很小,简单布置,看起来像是临时租来的。窗边坐着一个人,背对着门,听到我进来的声音,慢慢转过身来。
是王海。他比我上次见到时更加憔悴,眼神却异常坚定。
"你来了,"他说,"我本以为你不会来。"
"为什么是你?"我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我知道一些事情,"王海苦笑道,"我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告诉你,但听说你母亲病重,我觉得你有权知道更多事实。"
他倒了两杯茶,开始讲述那个改变我命运的夜晚。
"那晚,你父亲确实和别人在一起。你母亲找到他们,发生了争执。事情本来可能只是普通的纠纷,但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事情变得极其复杂。"
"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急切地问。
王海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继续说道:"争执中,有人拿出刀威胁。你父亲试图阻止,混乱中,刀刺中了你父亲。现场一片混乱,有人立刻逃离现场。你母亲留下来呼救,但为时已晚。"
"等等,你是说事情可能不是法庭上描述的那样?"
"技术上说,可能不完全是你母亲一个人的责任。但你母亲主动认罪,因为..."王海犹豫了一下,"因为有些复杂因素,如果真相公开,后果会很严重。而且,你母亲认为自己也有责任,是她的出现导致了混乱。"
我试图理解这些信息。"那李志明呢?他在这件事中扮演什么角色?"
王海的表情变得更加严肃:"李志明...他了解更多情况。那个晚上,他掌握着一些关键信息。"
这个提示引发了我的更多疑问。李志明掌握什么关键信息?他与案件有什么联系?
"他为什么会关注这个案子?"
"因为他与一些相关人员有联系,"王海谨慎地说,"你父亲当时的行为涉及到多方人员。李志明决定找你父亲对质。恰好你母亲也去了同一个地方。几个人与你父亲发生争执,情况变得混乱,有人情绪激动,拿出了刀。你父亲试图夺刀,不慎被刺中。"
我的大脑努力处理着这些信息。案件似乎涉及多方人员,而不仅仅是母亲和父亲之间的纠纷。但为什么母亲要独自承担责任?为什么李志明要收养我?
"相关人员后来怎么样了?"我问。
"有人改变了身份,离开了这座城市。这么多年,一直保持低调。"
"你怎么知道这些?"
王海苦笑一下:"因为我了解一些情况。我当时在附近,看到了部分过程。但警方调查时,我并没有提供全部信息。"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案件中有那么多疑点,为什么母亲宁愿坐牢也不说出更多,为什么李志明对我如此照顾却从不提起过去。
但还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这些?"
"因为有人最近联系了我,表示愿意面对过去,"王海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地址和时间,"明天中午,会有人在这个地方等你。这可能是了解更多真相的机会。"
我看着纸条,心中五味杂陈。这二十年来的疑问可能即将得到解答,但我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面对可能的真相。
王海离开后,我在那个陌生的房间里坐了很久,思考着明天是否要去赴约。我的理智告诉我应该谨慎,但内心深处对真相的渴望却无法抑制。
回家的路上,我决定先和李志明谈谈,听听他的解释。
09
当我回到家,李志明已经在客厅等我了,似乎知道我会去找王海。
"他告诉你一些事情了?"李志明问,声音疲惫。
"是的,关于那晚可能有其他人在场,关于事情比表面复杂得多。"我平静地回答。
李志明长叹一口气:"我本想亲自告诉你,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随着时间推移,真相变得越来越难以启齿。"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我问,声音中有压抑的怒气,"这二十年来,我一直以为事情就是表面那样,一直活在这个阴影下。"
"我试图保护你,也在履行一些承诺,"李志明解释道,"你母亲坚持不让你知道更多,她担心会影响你的成长。而且,她确实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如果她能控制局面,悲剧可能不会发生。"
"所以你就让我一直误解情况?"
"我知道这不对,但当时似乎是最好的选择。你母亲不希望你背负太多,她宁愿自己承担一切,也不愿你知道全部真相。"
我想起母亲在监狱中的样子,想起她眼中的愧疚和痛苦。二十年来,她一个人承担了很多,从未抱怨,从未揭露全部。
"明天有人想见我,"我告诉李志明,"据说能告诉我更多真相。"
李志明明显紧张起来:"谁要见你?在哪里?"
"王海给了我地址和时间,明天中午在老城区的一家咖啡馆。"
李志明沉默了很久,最后说:"去吧,如果你想知道更多。但要小心,有些真相可能会很沉重。"
那一晚,我几乎没有睡觉,脑海中不断回放着这二十年的点点滴滴。曾经困扰我的许多疑问现在有了一些线索,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困惑和不安。
我想起母亲,想起她为何宁愿承担那么多;想起李志明,想起他为何收养我,为何对我如此关爱却从不提起过去。所有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苦衷,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应对过去的阴影。
第二天中午,我准时来到约定的咖啡馆。店里人不多,角落坐着一个人,看到我进来,立刻注意到了我。那一刻,我知道这就是我要见的人。
这个人看起来很普通,如果在街上擦肩而过,我不会多看一眼。很难想象这个普通的面孔,曾经与改变我人生的事件有关。
"志强,"对方轻声叫我的名字,声音中有难以掩饰的紧张,"谢谢你愿意来。"
我没有立即回应,只是坐在对面,仔细观察着。
"我知道你有很多疑问,你有理由疑惑,"对方继续说,眼中透露着复杂的情绪,"我了解一些当年的事情,也许能帮你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
"我在听。"我简短地说。
对方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二十年前的那个夜晚。讲述了与父亲的相识过程,以及后来发现的一些事情。
"直到有一天,发现事情比想象的复杂,"对方说,声音颤抖,"涉及到的关系网比表面看起来要广得多。"
那个除夕夜,有几个人去了父亲常去的酒吧。恰好母亲也在那里,找父亲回家过年。多人发生激烈争执,父亲喝多了,情绪失控,推搡母亲。有人害怕事态升级,拿出随身携带的刀想震慑父亲。混乱中,父亲试图夺刀,意外被刺中要害。
"当时场面很混乱,众人都不知所措,"对方回忆道,情绪明显激动,"你母亲反而很冷静,她检查了你父亲的伤势,发现已经很严重。她让其他人离开,说她会处理一切。"
"为什么我母亲要承担这么多?"我问出最困惑我的问题。
对方似乎在斟酌措辞:"因为她认为这样对你最好...而且...她和你父亲的关系早已很紧张。你父亲有过过激行为,甚至威胁过她。她曾经说过,如果有机会,她会带你离开那个环境。"
我震惊地听着这些从未听过的细节。父亲有过激行为?母亲想带我离开?这与我印象中的家庭画面完全不同。
"你母亲是个很坚强的人,"对方继续说,"她做出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她认为承担一切,对所有人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但她被判了很重的刑罚。"我低声说。
"是的,这是谁都没想到的。案件审理时出现了一些对她不利的证据,法官做出了严厉判决。她本可以上诉,提供更多信息,但她没有。"
"为了保护某些人和某些事。"我苦涩地说。
对方点点头,情绪明显激动:"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这些年,很多人都活在阴影中,直到现在,才有勇气面对过去。"
"为什么现在才来告诉我这些?"
"因为时机到了,也因为你母亲的健康状况。你有权了解更多真相,即使这些真相很沉重。"
对方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这里有一些材料,可能帮助你了解更多。如果你想了解全部,可以用它们作为线索。我已经准备好面对一切后果。"
我接过信封,没有马上打开。
"还有一件事,"对方说,声音更加低沉,"你母亲病得很重,可能时间不多了。在这最后的时刻,也许应该有一个了结。你能帮忙安排吗?"
看着对方期待的眼神,我犹豫了。如果答应,就等于默认了对方的存在;如果拒绝,可能会错过让母亲得到某种和解的机会。
"我需要先问问我母亲的意见,"我最终说,"如果她愿意,我会联系你。"
离开咖啡馆后,我立刻去了监狱医院。母亲的状况比我想象的更糟,瘦得只剩皮包骨,呼吸微弱。医生说她随时可能离开,已经进入临终关怀阶段。
我握着母亲的手,告诉她我见了那个人,知道了一些过去的事情。
"对不起,妈妈,"我哽咽着说,"我一直不了解全貌,对你有误解。"
母亲虚弱地摇摇头,艰难地开口:"不...你不必道歉...我的选择...我不后悔..."
"有人想来见你,向你道别,"我告诉她,"你愿意见面吗?"
母亲闭上眼睛,思考了很久,最后轻轻点了点头。
在回去的路上,我打开了那个信封,里面的内容让我震惊不已。我需要尽快核实这些信息,确认它们的真实性。
我跌跌撞撞地冲进那间老旧的出租屋,那个地址是我从母亲的探监记录中找到的。屋内的气味令我窒息,墙上贴满了发黄的剪报和照片。
突然,我看见桌上放着一封已经拆开的信,是母亲三天前寄来的。我颤抖着拿起信,上面只有一行字:"他回来了,就在你身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我猛地转身,看到门口站着的那个人时,我手中的证据全部掉落在地,我的世界瞬间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