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德国前外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了一场高调演讲,宣布竞选联合国大会主席。她承诺“为所有193个成员国服务”,并自称要成为“诚实的调解人”。然而,这番看似“全球团结”的宣言,却迅速引发中俄两国的激烈反对。
中国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抛出“灵魂三问”,俄罗斯代表更直言“她没能力担任这一职务”。一个西方政客的竞选,为何掀起如此轩然大波?这位被德国网友戏称为“蹦床外长”的贝尔伯克,究竟是何许人?
现年45岁的贝尔伯克,堪称德国政坛的“话题女王”。她早年以蹦床运动员身份成名,甚至拿过全德锦标赛铜牌,但转战政坛后,争议从未停歇。
2021年,毫无外交经验的她出任德国外长,成为该国首位女性外长。然而,她因频繁的外交口误、强硬意识形态立场和高达40万欧元的“天价置装费”,被德媒贴上“不专业”“奢侈浪费”的标签。
更令人侧目的是她的对华对俄姿态。在任外长期间,她多次指责中国“支持俄罗斯军事行动”,推动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甚至扬言“不在乎德国选民意见,全力支持乌克兰”。这些言论被批“将外交变成意识形态战场”,直接导致中德关系降温。而她的家族历史——祖父曾是纳粹国防军军官,且她在竞选演讲中提及此事时态度暧昧——更让俄罗斯揪住不放,痛批“让纳粹后裔领导联合国是讽刺”。
面对贝尔伯克的竞选,中俄的反对绝非偶然。在联合国大会非正式对话中,中国代表耿爽的三连问直指要害:
1.“是否准备好抵御单边主义?”——暗指她任内追随美国对华施压;
2.“能否维护联合国地位?”——质疑其能否超越西方阵营利益;
3.“是否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剑指其忽视全球南方诉求。
俄罗斯代表波利扬斯基则更直白:“提名她是对联合国的蔑视!她既无专业能力,又充满偏见。”这种强硬态度背后,是贝尔伯克在俄乌冲突中极力推动对俄制裁,甚至曾口误称“德国与俄罗斯开战”,被俄方视为“挑衅性言论”。
尽管争议缠身,贝尔伯克的提名几乎板上钉钉。根据联合国轮值规则,2025年联大主席由西欧国家集团推荐,而德国凭借“欧洲领头羊”地位已锁定提名。德政府直言,此举是为2027年竞选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铺路,同时借她“女权主义外交”人设重塑国际形象。
但这恰恰暴露了联合国的深层危机:西方国家正通过程序霸权,将多边机构变成“政治秀场”。现任秘书长古特雷斯来自欧洲,若联大主席再被德国把持,区域平衡原则形同虚设。更危险的是,贝尔伯克的意识形态化作风,可能加剧联合国“站队”风险——例如在乌克兰问题上强推决议,进一步撕裂国际社会。
中俄的反对绝非孤例。许多发展中国家虽未公开表态,但私下对“西方垄断联合国高层”早已不满。一名非洲外交官匿名表示:“我们受够了被代表。联大主席不该是欧洲的‘政治遗产’。”这种情绪与近年全球南方崛起形成共振:从金砖扩员到“去美元化”,发展中国家正试图打破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贝尔伯克的提名,恰似一块试金石——若她最终当选,恐加速联合国信誉滑坡;而中俄的阻击,则可能成为改写游戏规则的导火索。
贝尔伯克的竞选闹剧,折射出国际秩序转型期的阵痛。一边是西方竭力维持霸权,哪怕推出争议人物;另一边是中俄联手,联合全球南方争夺话语权。联合国若沦为“意识形态角斗场”,其调解冲突、推动发展的核心使命将彻底失焦。
正如网友调侃:“让一个爱翻跟头的政客当主席,联合国大会怕是要变成‘蹦床大会’。”这场博弈的结局,或许将决定这个诞生于二战废墟的国际组织,能否真正迈向“全球治理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