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公开霹雳15残骸?美法日等国排队上门,研究中国武器命门
印度捡到中国导弹残骸,多国排队抢研究,专家却称没威胁
印度边境部队5月捡到块金属残骸,上面印着"PL-15"字样。
军方连夜派直升机运回实验室,隔天就放话:中国导弹不过如此,不如印度国产货。
这话刚说完,美英法日澳的联络电话就挤爆了印度国防部。
五眼联盟要组团研究,法国催着分标本,日本提出用半导体技术交换。
这些国家盯上的是霹雳-15三个绝活:能追踪隐身战机的相控阵雷达、调整弹道的双脉冲发动机、抗干扰的数据链系统。
美国智库去年还发报告,说这款导弹射程超200公里,专克预警机。
法国更急,他们卖给印度的阵风战机被传遭霹雳-15击落,急着找破解方法。
印度嘴上说残骸没价值,转头就和美法谈条件。
消息人士透露,新德里想用残骸换F-35发动机图纸,或是阵风战机的电子战模块。
更蹊跷的是,印军最初说导弹被防空系统拦截,后来改口称"捡到完整部件",前
这事得拆三层看:
第一层是技术博弈。
霹雳-15E外贸版去年珠海航展公开卖,核心参数早不是秘密。
真正要命的抗干扰算法、雷达波形特征,厂家根本不会装在外贸弹上。
就像卖手机不会给源代码,印度捡个壳子就想仿制,等于拿着手机壳说能造iPhone。
第二层是国际算计。
五眼联盟真信印度能破解中国技术?恐怕是借机摸底印度军工实力。
法国更精明,嘴上说帮印度改进防空,实际想验证自家阵风战机的真实战力。
印度以为自己捡到宝,其实成了大国测试实力的试验场。
最关键是第三层——装备代差。
我军现役的霹雳-15早就升级过三轮,网传霹雳-17都开始试射了。
这就好比别人捡到iPhone14设计图,苹果店已经在卖15Pro了。
现代战争拼的是体系,单独研究件武器就像看象棋只盯卒子,没摸到真正的战术网络。
再说残骸研究难度。
2016年美军拿到苏-35残骸,三年才破译出雷达信号特征。
霹雳-15用的氮化镓元器件,印度国内连检测设备都凑不齐。
更别说导弹内部的自毁装置,重要部件早烧成渣了。
这事反映三个现实:中国军工进入"下饺子2.0"时代,不怕别人抄作业;国际军火市场开始用中国装备当假想敌;印度正在从武器买家转型中间商。
但核心规律没变——战场上拿不到的,实验室里更捡不着。
与其盯着残骸,不如多看看珠海航展的新品发布。